朱常瀛
即“桂端王”。
即“桂端王”。
官名。隋大业三年(607)改左武候为左候卫而置,为十二卫将军之一,二人,从三品,佐大将军总府事。唐初沿置,龙朔二年(662),改名左金吾卫将军。
西汉初燕人。燕王卢绾叛入匈奴后,他聚党千余人亡命出塞,渡浿水(今朝鲜境内清川江,一说今大同江或鸭绿江),杀朝鲜王箕准,役属真番、朝鲜及故燕、齐亡人。称王,都王险(今朝鲜平壤)。高后时,与辽东太守约,为
官名。清代侍卫之一种。即掌翊卫近御,常值班于内廷,皇帝出巡时扈从值班,次于御前侍卫。于侍卫内特简,无定员。归御前大臣统领。
?—前20西汉时匈奴单于。名雕陶莫皋,呼韩邪单于稽侯㹪之子,母为大阏氏。建始二年(前31)呼韩邪病危,拟立颛渠阏氏子且莫车。颛渠以且莫车年少,建议立大阏氏子雕陶莫皋,呼韩邪卒从其计。呼韩
指触犯国家禁令之物品。历代对此都有不同规定范围,如唐律规定,甲弩、矛矟、旌旗、幡帜及禁书、宝印之类均属之,私家不应有,并没官。
官名。北魏置,分管皇帝生活起居,依所管具体事务分尚食典御、尚药典御等。北齐设中尚食典御、中尚药典御等。隋初门下省尚食、尚药局各置二人,正五品,大业三年(607)改奉御,隶殿内省。又,隋初内侍省有内尚食
地名。在今河南陕县雁岭关东南。《后汉书·冯异传》:建武三年(27),冯异被赤眉战败,“弃马步走上回溪阪,与麾下数人归营”,即此。唐代俗名回坑(《通典·州郡》)。
官名。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员六人,分掌吏、户、礼、兵、刑、工六科事务。初秩正八品,建文中升为正七品。除侍从、规谏等外,分科监察各部,权任颇重。
旧称暗中行贿、说人情为通关节。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通关节之事,历朝屡见不鲜。科举制度创立后,士子为争中式,请托公卿显贵,贿赂考官,均称关节。清制,关节作为科举考试用语,又指考官与考生之间先期约定的暗号,于
战国时期燕国王室陵墓。共二十三座大小不等的封土墓,集中于今河北易县燕下都东城内西北角,分属传名“虚粮冢”和“九女台”的两个墓区,两区以古河道及一道隔墙相间。北面的“虚粮冢”墓区有墓十三座,分作四排: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