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翰
清山东滨州人,字继园。道光进士。初在翰林院供职,连擢至工部左侍郎,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咸丰十年(1860)署礼部右侍郎,附和权臣肃顺等人,为咸丰帝临终前同受顾命的八大臣之一。同治帝继位后抗言垂帘听政甚力,祺祥政变后革职。
清山东滨州人,字继园。道光进士。初在翰林院供职,连擢至工部左侍郎,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咸丰十年(1860)署礼部右侍郎,附和权臣肃顺等人,为咸丰帝临终前同受顾命的八大臣之一。同治帝继位后抗言垂帘听政甚力,祺祥政变后革职。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创设。聘美国农学教习布里尔任正教习,招考十四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官绅士庶子弟三十名入学肄习农科,次年添招蚕科三十名。课程有英语、算学、电化、种植、畜牧
官名。唐乾元中始置,员一人,正五品上,隶秘书省司天台,掌司四时及其方之变异,遇元日、冬日、朔望朝会及大礼,奏其方事。宋初沿置,隶司天监,元丰改制后隶太史局,掌测天文。元太史院亦置一人,兼冬官正、中官正
农具名。又作枱、耜。流行于战国齐地,其状如矛,可作耒或镰柄《管子·轻重己》:“鉊、鈶、叉、橿,……所以御春夏之事也,必具。”
新莽时六上卿合称。《汉书·王莽传》:“更名光禄勋曰司中,太仆曰太御,卫尉曰太卫,执金吾曰奋武,中尉曰军正,又置大赘官,主乘舆服御物,后又典兵秩,位皆上卿,号曰六监。”
1883—1911清广东归善(今惠阳)人,原名冠戎。早年在家务农。后至广州,接受革命思想,加入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在香港加入支那暗杀团。次年在广州炸伤清水师提督李准时,当场牺牲。
?—约526北魏人。原为蜀人。孝昌二年(526),聚众于正平郡(治今山西新绛)起事,自号始建王。为假镇西将军长孙稚所败,复听别将薛修义所劝,乃降。
五代时置。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北十里,因当潇、湘二水合流处得名。亦称潇湘关或湘口关。
宋理宗赵昀陵名“永穆陵”,宋人也以“穆陵”称理宗。
约636—约695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博学善属文。初授邓王李元恪府典签,后出任新都尉。因病去官,漫游京洛。曾卧病长安光禄坊官舍,坐事入狱。患风痹病甚笃,遂自沉颍水而卒,年约六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以辩州改名。治石龙县(今广东化州)。辖境相当今广东化州、吴川、廉江等市地。属广南西路。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为化州安抚司,十七年改为化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