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平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汾县置。《元和郡县志》:“因正平故郡城为名。”治今山西新绛县。为绛州治。大业三年(607),为绛郡治,唐、宋为绛州治,金为晋安府治。元复为绛州治。明洪武初并入绛州。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汾县置。《元和郡县志》:“因正平故郡城为名。”治今山西新绛县。为绛州治。大业三年(607),为绛郡治,唐、宋为绛州治,金为晋安府治。元复为绛州治。明洪武初并入绛州。
即“五霸”。
北宋邠州(治今陕西彬县)人,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碇斋。治平进士。为襄乐令。曾上书反对王安石新法。元丰四年(1081),从高遵裕攻西夏,因作诗述及宋兵久屯失利情形,被劾,谪监郴州酒税。司马光当政时
1804—1865清云南罗平人,字子坫,一字子州,号兰泉。道光进士。官吏部主事、江西道监察御史。道光末,曾在京从唐鉴讲求程朱理学。主张严辨“天理”、“人欲”。在义、利问题上,认为“利之精处便是义;不义
报纸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冬在广州创刊。卢谔生、胡子骏、沈厚慈等主笔。三十二年三月更名为《二十世纪报》,康楚狂、黄轩胄等主办,日出两大张,抨击时政甚烈,屡遭当局干涉,年底被迫停刊。
范(範)书名。清徐大椿著。成书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八卷。自序说因为“时医不考病源,不辨病名,不知经方,不明法度也,故作《兰台轨范》”。其体例为“对症寻方”。书分两大部分,首卷辑录诸医家通治方,
?—1282元人。僧人。自称有神术,以苦行名闻于朝。至元十七年(1280),枢密副使张易荐于世祖,受命随和礼霍孙领兵赴北边。十九年三月十八日,与王著合谋,假称皇太子还都作佛事,诱使丞相阿合马前来迎接,
官署名。宋神宗于熙宁二年(1069)二月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设立此司为主持变法机关,筹划与制定新财政经济政策,改变旧法,颁布新法,由王安石与知枢密院陈升之兼领。曾颁布淮、浙、江、湖六路均输
1593—1644明浙江上虞人,字玉汝,号鸿宝、园客。天启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崇祯初屡请为东林党平反,并请毁《三朝要典》。崇祯八年(1635)迁国子监祭酒。后受大学士温体仁排挤去职。十五年,召为兵
清太宗年号(1627—1636)。凡十年。
清代荐擢官吏之方式。京外大员推荐有才能之人或叙录有功劳之官员,奏请以某项官职任用或赐与某项荣典,其章疏交吏部等衙门审议者,称为明保。如有特殊才能奏请破格录用者,一般交军机处存记,于适当之时提请任命,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