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宗外纪
书名。明末清初毛奇龄撰。一卷。记明武宗之事,凡九十四条,皆取自实录。前有自序,谓同馆之为史者,凡武宗诸可鉴事,皆轶而不书,故作此以补之。补本纪之遗,故曰外纪。
书名。明末清初毛奇龄撰。一卷。记明武宗之事,凡九十四条,皆取自实录。前有自序,谓同馆之为史者,凡武宗诸可鉴事,皆轶而不书,故作此以补之。补本纪之遗,故曰外纪。
即“冉有”。
官名。西汉置。属大将军,为领兵之职。据《汉书·匈奴传》,宣帝地节二年(前68),“使大将军军监治众等四人将五千骑,分三队,出塞各数百里”。王莽时置十二人,行监察事。《汉书·王莽传》:“内置司命军正,外
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以瑞金监置。治今江西瑞金市。属虔州。宋属赣州,元大德元年(1297)改属会昌州,明属赣州府,清乾隆十九年(1754)改属直隶宁都州。
665—734唐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字光国。举明法,为大理丞。神龙二年(706),为敬晖等五王辨诬,被贬闻喜令。后迁吏部员外郎,罢斜封官一千四百员。睿宗时,为长安令,不受宦官请托,受褒奖。累
书名。清震钧撰。十卷。震氏感于自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入北京,迄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北京等四次侵扰,京师大变,遂遍搜遗迹,条记见闻,以叙京城旧貌故事,而成此书。厘为南北东西城、外城
即“发①”。
秦置。在今广东阳山县西北,当骑田岭路。《史记·南越列传》:秦末南海尉赵佗移檄告阳山关曰:“急绝道,聚兵自守”,即此。
南宋杂税名。建炎四年(1130)四川以资助军赏为名,劝谕民户按等第纳绢,后遂为常赋。绍兴十六年(1146)、二十七年先后减利州路二万匹、夔州路九千匹,惟成都府路、潼川府路独存,计征三十万匹。绍熙末改折
明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字景文,自号海叟。元末为府吏。工诗文,有盛名。尤以《白燕诗》著称,因别号白燕。洪武三年(1370)荐授御史,为诸将说《四书》。后佐皇太子录囚,持法宽,忤帝意下狱。出狱后装疯
1449—1531明浙江余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进士。授修撰,迁左庶子。弘治元年(1488)进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八年入阁参预机务,寻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心辅政,以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