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道
①唐开元时分江南道置江南东道,简称江东道。参见“江南东道”。②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江东道宣抚司。十四年,改宣慰司。治建康路(治今江苏南京市)。大德三年(1299)罢。
①唐开元时分江南道置江南东道,简称江东道。参见“江南东道”。②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江东道宣抚司。十四年,改宣慰司。治建康路(治今江苏南京市)。大德三年(1299)罢。
即今宁夏隆德县西北好水;一说即今榆河(甜水河)。源出宁夏隆德县东六盘山,西流至甘肃静宁县注入葫芦河。北宋庆历元年(1041),西夏攻渭州,宋将任福遇伏大败于此。
一译匹播城,又名勃令驿。在今西藏琼结县。公元七世纪吐蕃迁居逻些以前的旧都。迁都后仍为赞普夏令牙帐所在。参见“匹播城”。
?—326晋广平易阳(今河北邯郸东北)人,字正长。性果毅,习弓马。永嘉之乱,为坞主,每临战,率壮士陷坚摧锋。冀州刺史邵续以女妻之。遂壁于河济之间,敌不敢逼。间道遣使受丞相司马睿节度,为龙骧将军、平原内
即“苻坚”。
见“三旗庄头处”。
书名。清林伯桐撰。四卷。林氏认为冠婚丧祭是教家之要,保家之本。遂搜集有关资料,编为是书。内容分为品官冠仪及冠仪考证、品官婚仪及婚仪考证、品官丧仪及丧仪考证、品官祭仪及祭仪考证。对古来品官家仪诸礼制作了
?—884唐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盐贩出身,善骑射,喜任侠,粗涉书传,屡举进士不第。乾符二年(875)率众响应王仙芝起义。次年,在蕲州阻止王仙芝降唐,与仙芝分兵,独立作战。五年,仙芝死,汇合余
即“侬人”。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汾县置。《元和郡县志》:“因正平故郡城为名。”治今山西新绛县。为绛州治。大业三年(607),为绛郡治,唐、宋为绛州治,金为晋安府治。元复为绛州治。明洪武初并入绛州。
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南洪州西南。明属洪州泊里蛮夷长官司。万历二十八年(1600)寨苗吴国佐叛于此,为明军所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