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遗迹志
书名。明李濂撰。二十四卷。成书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记述宋都汴京遗迹。内容分京城、宫室、官署、山岳、河渠、台池、园苑、关梁、寺观、庵院、杂志、艺文等类,引证旧籍包括正史、会要、文集、笔记等,亦涉及前后各代事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义例整齐,颇有体要,征引典核,亦具见根据,在舆记之中,足称善本”。自朱梁建都以迄金元数百年间建置沿革之由,兴废存亡之迹,皆为之汇考胪编。为研究开封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
书名。明李濂撰。二十四卷。成书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记述宋都汴京遗迹。内容分京城、宫室、官署、山岳、河渠、台池、园苑、关梁、寺观、庵院、杂志、艺文等类,引证旧籍包括正史、会要、文集、笔记等,亦涉及前后各代事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义例整齐,颇有体要,征引典核,亦具见根据,在舆记之中,足称善本”。自朱梁建都以迄金元数百年间建置沿革之由,兴废存亡之迹,皆为之汇考胪编。为研究开封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
又称大乘教、无为教、清净门教。明清秘密宗教。流传于河北、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系闻香教主王森子孙创立。奉弥勒、观音、无生老母。师父收徒,除口授三皈(皈佛、皈法、皈师)五戒(杀、盗、淫、酒、
嫔妃名号。北宋乾兴元年(1022)始置,位在淑仪之上,正二品。
《诗经》组成部分之一。自《清庙》至《般》,三十一篇。都是西周时代周王朝廷的作品,多数作于昭王、穆王以前,用于祭祀。内容反映出西周统治阶级的上帝、祖先观念,部分诗篇提供了重要的古代社会史、经济史史料。
学校名。清光绪十六年(1890)北洋舰队筹设。堂址在旅顺口鱼雷营内,聘德国人福来舍为教习。课程以学鱼雷为主,兼习德文、普通数学、航海常识等。先后三届毕业生共计二十三名。
以观察使为长官之州。宋为六等州的第三等,位节度使州下,防御州上。观察使不赴任者,以他官判、知。属官有观察支使、判官、推官等。又有观察副使,专授左降官。辽置,设观察使司以治事。
见“漕船十二总”。
清末军事学校。光绪三十二年(1906)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奏请清政府批准,仿照陆军学堂章制在天津设立北洋陆军讲武堂,简称讲武堂。以蒋雁行为总办,调派各营军官入堂肄习,以三个月为限,学成后分派各营任
地名。即今安徽涡阳县治。地当雉河入涡河之口。清咸丰五年(1855)各路捻军首领大会于此,推张乐行为盟主,为皖、鲁、豫一带捻军抗清斗争的主要据点。同治二年(1863)被清军攻克,次年于此置涡阳县。
即“皇明经世文编”。
476—504北魏宗室。字季豫。献文帝第七子。太和九年(485),封北海王。加侍中,转秘书监。孝文帝卒,以司空辅政。宣武帝时,屡迁录尚书事,进位太傅,领司徒。声色侈纵,贪财纳贿,又依附宠臣茹皓。后为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