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1)春秋时晋国置。“上军司马”的别称。大夫爵。《国语·晋语七》:“知籍偃之惇帅旧职而恭给也,使为舆司马。”韦昭注:“舆司马,上军司马也。”(2)《周礼》夏官之属。掌军队战车。
?—前456春秋末齐国国君。公元前480—前456年在位。名骜。齐简公之弟。简公被杀后为田常所立。其间田常专政,尽诛鲍、晏及公族之强者,割齐安平(今山东青州西北)以东至琅邪(今山东胶南琅邪台西北)自为
即今蒙古国中南部翁金河。《嘉庆重修一统志》外蒙古喀尔喀:“源出鄂尔坤河源相近之东南山中,东南流,历平地凡七百余里,止于瑚尔哈鄂伦泊(今蒙古国乌兰湖)。”
唐武德二年(619)置义州,五年改为智州,贞观十一年(637)改为牢州。因州东北牢石为名。治南流县(今玉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玉林市南部地。属岭南道。天宝元年(742)改为定川郡,乾元元年(758)复
即制书。皇帝命令的一种形式。《史记·秦始皇本纪》:“命为制。”裴骃集解引蔡邕云:“制书,帝者制度之命也,其文曰制。”《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有对命书阳奉阴违的惩处。其中规定:“伪听命书,废弗行,耐
官名。(1)相传西周置,与少师、少傅合称三少,或称三孤,位居其末。佐太师、太傅、太保辅弼君王。后省。北周复置,为大臣加官,位尊而无职司,正八命。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置为辅相,佐太师等掌管国政。
1068—1127北宋保安军(治今陕西志丹)人。世为将家。与西夏战,屡立战功。从童贯镇压方腊。历任龙神卫都指挥使、鄜延路总管,马军副都指挥使。宣和四年(1122),以宣抚都统制统兵十万北伐,不战而走,
春秋晋邑。即今山西清徐县。《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荀偃“见梗阳之巫皋”,即此。后置梗阳县。
书名。(1)一作《唐史》。唐韦述撰。一百三十卷。初吴兢撰《唐史》,自创业迄于开元,凡一百一十卷。述因兢旧本加以笔削,删去《酷吏传》,撰定纪、志、列传一百一十二卷。肃宗至德、乾元以后,史官于休烈又增《肃
清代官缺之一。亦称汉军官缺。指为具有汉军旗籍身分之官员而专设之额缺。钦天监正六品秋官正定为其额缺,内阁侍读、典籍、中书、部院堂主事、大理寺寺丞、太常寺博士、钦天监灵台郎、司晨博士、部院衙门笔帖式,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