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
元地方蒙古军机构。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以四万户奥鲁赤改置,以都万户一员为长,秩正三品,副都万户一员,从三品。下辖八撒儿、扎忽儿台、脱烈都及和尚四万户府,分驻河南、淮北之地。
元地方蒙古军机构。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以四万户奥鲁赤改置,以都万户一员为长,秩正三品,副都万户一员,从三品。下辖八撒儿、扎忽儿台、脱烈都及和尚四万户府,分驻河南、淮北之地。
战国时赵将。赵成侯十三年(前362),率军与魏相公叔痤战于浍水北岸,兵败被俘。赵因失皮牢(今山西翼城东北)。
即“阳人聚”。
?—495北魏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字晋昌,或作晋国。冯太后兄。文成帝时,拜冠军将军、驸马都尉。出为定州刺史,进爵昌黎王。献文帝时,为太傅,累拜内都大官。及冯太后临朝,为侍中、太师、中书监,领秘书
见“盐池”。
书名。清徐松撰。二卷。嘉庆十六年(1811)徐氏谪戍伊犁,亲历天山南北路调查山川道里风土,稽采各家有关记述,就《汉书·西域传》所载葱岭东西史地,考证新疆历史地理变迁,为之补注。为新疆地方史著作。所征各
约前370—约前310战国时宋人,或称惠子。魏惠王相,曾为魏王立法。又随魏惠王朝齐威王,使齐、魏互尊为王,以对抗秦。张仪相魏后,因反对“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战国策·魏策一》),被驱逐离魏。经楚
元杭州(今属浙江)人,字和甫。撰有杂剧《欢喜冤家》、《潇湘八景》、《朱蛇记》等六种。善书法,明音律。北曲南传后,吸取北曲与南戏曲调,创为南北调合腔。人称“蛮子关汉卿”。后居江州(今江西九江)。元末卒。
清光绪元年(1875)分凤山县南境置。治今台湾屏东县东南恒春镇。二十一年日本侵占台湾后废。
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南岔道。明宣德五年(1430)宣宗巡边驻跸岔道,次日,猎于岔道,即此。
即今贵州凤冈县。元为龙泉坪长官司和思州安抚司驻地,明废安抚司,以安氏为长官。万历中,杨应龙叛攻此,长官安民志战死。万历二十八年(1600)杨应龙平,改为龙泉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