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骑将军
官名。南朝梁天监六年(507)改游击将军置,低左、右游击将军一阶,为十班。陈四品,秩千石。唐武德七年(624)置为从五品上武散官。宋初因之,元丰改制罢。
官名。南朝梁天监六年(507)改游击将军置,低左、右游击将军一阶,为十班。陈四品,秩千石。唐武德七年(624)置为从五品上武散官。宋初因之,元丰改制罢。
织物名。用天然土黄色棉花,手工纺织制成的棉布。因该土黄色棉开紫花而得名。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绅士阶层流行的裤料。当时以南京为集散地,主要出产于江苏南通。经营这种棉布的东印度公司称它为“南京布”,英文
见“管领本位下怯怜口随路诸色民匠打捕鹰房都总管府”。
书名。一称《周子通书》。北宋周敦颐撰。一卷(四十章)。以“诚”和“主静”为主要内容。认为“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又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也
明代对西部蒙古诸部的总称。蒙元时称斡亦剌。游牧于札布汗河、科布多河流域及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上游一带。以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手工业及部分农业。使用以回鹘文字母为基础创制的蒙古文。初奉萨满教,后改格鲁
地名。(1)在今甘肃成县西。东汉元初二年(115)武都太守虞诩镇压羌众于此;南朝宋元嘉十九年(442),宋将裴方明破氐王杨难当子杨和于赤亭,皆即此。(2)在今甘肃陇西县东。《晋书·姚弋仲载记》:东汉时
书名。清崇实自编。作者字惕盦,道光进士,历任左赞善,侍讲学士、内阁学士,户、工部侍郎,太仆寺少卿,驻藏大臣,四川总督,成都将军,镶白旗蒙古都统,刑部尚书,盛京将军等官。是谱起嘉庆二十五年(1820),
官名。清代侍卫处职官。掌皇帝出入之扈从。额定十人,于内大臣、散秩大臣及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副都统内特简。凡皇帝朝会、祭祀、驾出、驾入以及谒陵、耕藉等,皆扈从前导。凡皇帝御经筵、大阅、御楼受俘赐见等,则
?—1295元唐兀人。随父阿波古事诸王阿鲁忽,居西域。至元十年(1273)奉诏宿卫,掌服御事。尝奉使河西还,擢河东提刑按察使,进南台中丞,为官正直,以弹劾诸王贪赃官吏而名于世。世祖赐宝刀令“以镇外台”
?—410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龙亢集)人,字敬祖。桓冲次子。初以父功封宜阳县开国侯,累迁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元兴初,都督荆、益、宁、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拜尚书令。桓玄篡位,领扬州刺史,封新
又称呼揭、呼偈、呼得。古族名。位于乌孙西北,与丁零、坚昆相邻。从事畜牧业,出好马,产貂。初见于汉文帝时。宣帝时,匈奴内讧,其首领一度称呼揭单于,旋被匈奴郅支单于击败。三国时,仍活动于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