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州
隋开皇九年(589)置松州,寻改澧州。以澧水得名。治澧阳县(今澧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澧水流域(溇水上游除外)。大业初改为澧阳郡。唐初复为澧州。天宝、至德间又曾改为澧阳郡。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为府,明洪武九年(1376)又降为州,省澧阳县入州。属常德府。三十年改属岳州府。清雍正七年(1729)升为直隶州。属湖南省。乾隆以后,今桑植县分属永顺府,辖区缩小。1913年改本州为县。南宋初钟相、杨么起义,曾以此州为根据地。
隋开皇九年(589)置松州,寻改澧州。以澧水得名。治澧阳县(今澧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澧水流域(溇水上游除外)。大业初改为澧阳郡。唐初复为澧州。天宝、至德间又曾改为澧阳郡。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为府,明洪武九年(1376)又降为州,省澧阳县入州。属常德府。三十年改属岳州府。清雍正七年(1729)升为直隶州。属湖南省。乾隆以后,今桑植县分属永顺府,辖区缩小。1913年改本州为县。南宋初钟相、杨么起义,曾以此州为根据地。
217—278西晋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字休奕。少孤贫,博学善属文,解钟律。州举秀才,除郎中,以时誉选入著作,撰集《魏书》。历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迁散骑常侍。晋武帝即位,封鹑觚子。以魏末士风
西汉置。治今宁夏盐池县东南。属北地郡。东汉废。
即“梁豫章王”。
高山族中平埔人的一支。包括雷朗人。散居于今台湾桃园县、台北县、台北市、基隆市一带平地。
1742—1774清时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乾隆二十五年(1760)十二月继其父敦罗布喇什之后任土尔扈特部首领。三十三年应俄国征调,率兵二万赴高加索与土耳其作战。因不堪沙俄欺压,三十五年率部三万三
?—303西晋泰山南城(今山东平邑南)人,字弘猷。初为尚书郎,以惠帝皇后父,拜光禄大夫,迁尚书右仆射,加侍中,爵兴晋公。太安二年(303),成都王颖等上表指斥长沙王乂等与之专擅朝政,杀害忠良,请诛之。
明代审判制度。因冬季寒冷,为防止狱囚死于饥寒而采取的临时审判,以示宽恤。无定制。惟洪武二十三年(1390),永乐四年(1406)、九年、十二年,宣德十年(1435),间一行之。崇祯十年(1637)代州
元代镇守云南的宗王。元制颁赐金印兽纽,为一等王。地位在云南王之上,握有重兵,有监督、干预行省事务和指挥用兵的权力,是蒙古皇族驻云南的最高代表。至元二十七年(1290)始封,居其位者为世祖孙、裕宗子甘麻
即“厓山”。
历(曆)古历名。又称《建元历》。南朝宋何承天造。元嘉二十年(443)书成,上奏文帝,言及新历优点为以盈缩定其小余而正朔望之日。文帝令太史令钱乐之检定后,于二十二年推行全国。何承天所测五星会合周期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