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经
全称《洞玄灵宝经》。道教经书。源出于东汉末《仙隐灵宝方》。古之《灵宝经》即今《五符经》或《灵宝五符经》。原一卷,后引伸为三卷。此经渊源说法不一,或云三国吴赤乌中,太极真人授于葛玄。今之《灵宝经》,即《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古称《度人经》。原一卷,后引伸为六十一卷。此经为晋葛洪从孙葛巢甫所造,并传道士任延庆、徐灵期。至南朝宋时,复经陆修静增修,立成仪轨,凡三十五卷。此经以避祸降福为旨。其中《真文赤书》五篇及《人鸟五符》,最为陆修静所重视。此经为道教灵宝派最重要之经典。
全称《洞玄灵宝经》。道教经书。源出于东汉末《仙隐灵宝方》。古之《灵宝经》即今《五符经》或《灵宝五符经》。原一卷,后引伸为三卷。此经渊源说法不一,或云三国吴赤乌中,太极真人授于葛玄。今之《灵宝经》,即《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古称《度人经》。原一卷,后引伸为六十一卷。此经为晋葛洪从孙葛巢甫所造,并传道士任延庆、徐灵期。至南朝宋时,复经陆修静增修,立成仪轨,凡三十五卷。此经以避祸降福为旨。其中《真文赤书》五篇及《人鸟五符》,最为陆修静所重视。此经为道教灵宝派最重要之经典。
①隋开皇十年(590)置。因吉水得名。治庐陵县(今江西吉水县东北,唐永淳元年〔682〕移治今吉安市)。唐辖境相当今江西新干、万安两县间赣江流域及安福、永新等县地,北宋初分东北部置临江军,辖境缩小。属江
隋末长乐王窦建德年号(617—618)。凡二年。
周代诸侯正月朝见天子之谓。《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刘文淇旧注疏证:朝正“以正月朝京师也”。
今江苏苏州市的别称。以西南有姑苏山得名。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或泛指旧苏州府全境。
古酒器。用金属或瓷制成,另有注碗,注子可坐入注碗中。唐元和初,酌酒用尊杓,虽数十人,一尊一杓,挹酒无遗滴,寻改用注子。太和中,仇士良恶注子之名同郑注,乃加柄安系若茶瓶,更名曰偏提。注子
本战国鲁关,汉以后名鲁阳关。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左右连山插汉,秀木干云”(《水经·淯水注》)。当洛阳与南阳盆地间交通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晋书·苻坚载记》:东晋太元三年(378),坚攻襄阳,使“
①(?—前602)春秋时燕国国君。公元前617—前602年在位。继燕襄公即位。死后由宣公继位。②(?—前362)战国时燕国国君。公元前372—前362年在位。名失传。
西汉置。治今北京市延庆县。属上谷郡。东汉初平四年(193),刘虞为公孙瓒所败,自蓟(今北京城西南隅)奔此。三国魏为上谷郡治。西晋仍属上谷郡。北魏孝昌中荒废。东魏天平中复置。北齐废。
1189—1250南宋隆兴丰城(今属江西)人,字德夫。嘉定进士,调南安军教授。端平元年(1234),知南安县,废罢无名科敛,校对户籍,革除预借。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与起居郎方大琮、编修刘克庄、正
见“作坊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