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寿
北魏秦州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因怨愤秦州刺史于洛侯贪婪残酷,于太和元年(477)聚众五千余家反,自号冲天王。旋为秦、益二州刺史武都公尉于洛侯所败。
北魏秦州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因怨愤秦州刺史于洛侯贪婪残酷,于太和元年(477)聚众五千余家反,自号冲天王。旋为秦、益二州刺史武都公尉于洛侯所败。
杂志名。附属于上海《申报》的文艺月刊。取代《四溟琐记》于清光绪二年二月十四日(1876.3.9)始刊,出至第十二卷终刊。内容和体例类同《瀛环琐记》和《四溟琐记》。
亦名协济。清代各省所贮税课,照皇帝或户部命令,拨交它省,称协拨。有的既协拨外省,又受外省协拨。其形式有两种:一是定时、定额经常性协拨;一是临时、非定额应急协拨。
文书名。即诏书的刊刻颁行件。清制,诏书在天安门举行颁诏仪式后,由礼部官接领到部,照式刊刻,颁行全国。因以黄纸印刷,故名。
抄本。清阮元撰。四卷。为阮元在翰林院侍讲任内为清国史馆所撰稿。顾栋高、孙奇逢、李容、黄宗羲、王夫之、高愈、顾炎武、胡渭等四十四人立有专传,陈祖范、吴鼎、梁锡玙等五十九人立附传。认为理学家与经学家宜并重
古关隘名。亦称井陉关。因四面高,中央低,似井,故名。故址在今河北井陉北井陉山上。为太行山区进入华北平原之重要隘口。因道险要,“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故自古以来为军事重地。《吕氏春秋·有始览》列为九
1825—?清广西人。参加金田起义。初为萧朝贵部卒,后隶杨秀清。咸丰三年(1853)任指挥,七月升东殿丞宣,职同检点,十月升恩赏丞相。四年率军西征,守田家镇。后在九江、湖口堵击清军。六年任春官丞相,参
1620—1686明末清初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字若雨,号西庵,自号鹧鸪生、斯张子。出太仓张溥门下,工于古文,闻名江左。明亡后,改姓名为林蹇,亦称林胡子,皈依佛门,屏迹丰草庵,精研经史,尤专注方言、地
即“达磨”。
北魏孝明帝年号(520—525)。凡六年。
见“满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