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牟
或称康伯、康伯髦、牟伯。西周初诸侯,名髦。康叔之子。继位为卫君,与伯禽、晋侯燮、吕伋等一起服事成王。
或称康伯、康伯髦、牟伯。西周初诸侯,名髦。康叔之子。继位为卫君,与伯禽、晋侯燮、吕伋等一起服事成王。
官名。又称备箭协领。清代内务府武备院所属毡库之属官。掌备箭处事。初名备箭固山达,额设五人。康熙十一年(1672)增一人。三十八年定为正八品,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是称。四十四年定为六品职衔。光绪三
?—前545东周周王。名泄心。公元前571—前545年在位。周简王之子,继简王即位。灵王九年(前563),他助伯舆与王叔陈生争政,王叔怒而出奔至黄河边,他杀与王叔有怨之史狡以取悦,王叔不回,并奔晋国,
即今河北井陉县西北青泉。《资治通鉴》:唐景福二年(893)李克用与成德节度使王鎔“战于叱日岭下”,大败鎔兵,即此。
见“善名”。
?—约532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字叔伦。孝文帝时为北海王国常侍,除河南尹丞。孝明帝时转尚书左丞。曾纠察相州刺史奚康生度外征调案,及检校刊定勋簿。时京兆王元叉废胡太后,中山王元熙起兵于邺(今河
官名。西汉平帝元始四年(4)更名长信少府置,秩二千石,掌皇太后宫中事务。东汉因之,不常置,皇太后卒即省。位在大长秋上,其职吏皆宦者。三国蜀亦置。
东汉末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本姓褚。灵帝中平元年(184)聚众响应黄巾起义,转战山泽间,众至万余人,旋并归博陵张牛角所率起义军。张牛角牺牲后,被义军推举为帅,遂改姓张。与常山、赵郡、中山、上党、
即“北魏孝武帝”。
中医术语。中医经络系统中,指浅表可见的络脉而言。《素问·调经论》:“视其血络,刺其出血。”《灵枢》第三十九篇是血络论专篇。
明代潘季驯所筑束水长堤。其筑法为顺河修筑,以束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