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瑜伽宗

瑜伽宗

亦称大乘有宗。与中观宗并称为大乘佛教的两大派别。为公元四、五世纪时,古印度无著、世亲两兄弟所创。因无著著《瑜伽师地论》等,故以经名宗。世亲初习小乘萨婆多(说一切有)部教义,后遍学大乘教义,著有《唯识三十颂》等。宣传阿赖耶识是一切所知法的总依,它能发生一切法。即外“无”内“有”,万法皆唯“识”。因其认为一切外境均为“识”之显现,主张“万法唯识”,故又称为“唯识学派”。但又认为“识”不真实,仅假说为“有”,而非真有。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后成为中国佛教唯识宗的渊源。

猜你喜欢

  • 苏舜元

    1006—1054北宋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字才翁。易简孙。天圣七年(1029)赐进士出身。明道中为开封扶沟县主簿。时大饥,出粟赈济。景祐四年(1037)知开封咸平县,迁殿中丞,移知眉州。屡上

  • 意国教士护照来往照会

    ①意大利驻华公使与清政府总理衙门之间的往复照会。光绪十四年八月二十四日(1888.9.29)意方首先致照,同年九月五日清方复照被迫应允对方要求,凡两件。主要议定持有意公使馆所发执照的意国传教士前往中国

  • 制敕院

    宋称中书属吏堂后官以下官吏处理行政事务处所为制敕院。

  • 三元里抗英事件

    鸦片战争中广东人民自发的抗英斗争。清道光二十一年四月九日(1841.5.29),即《广州和约》签订的第三天,盘踞四方炮台的小股英军窜至广州城北三元里一带骚扰,何玉成、韦绍光等群起抵抗,杀死十几名英军。

  • 何胤

    446—531南朝梁庐江灊县(今安徽霍山东北)人,字子季,又字胤权。通内外典籍。起家齐秘书郎。官至中书令。建武初,辞官隐居于会稽(治今浙江绍兴)若邪山云门寺。世号小山,亦称东山。入梁,武帝屡征不就。遂

  • 邓艾

    197—264三国时义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南)人,字士载。少为魏襄城典农部民,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司马懿辟为掾,迁尚书郎。奉命巡行寿春(今安徽寿县)一带,筹划广田积谷事。他以为宜开河渠引水灌溉,又可通

  • 萧道成

    即“齐高帝”。

  • 不教阅厢兵

    见“教阅厢兵”。

  • 余丁

    余(餘)①又称军余、家丁。明卫所军士家属中成年男丁。以三人佐边军一人。正军死亡或老疾,即由其补伍。内地又称帮丁。②清八旗佐领定编超额之壮丁。既不负担正丁之军役,亦不享受正丁之待遇,一般从事农业生产,不

  • 石租

    清代以交田赋石数为计田单位论租,称石租。南方诸省如福建,计田不以顷亩而以田赋名为数,如斗、石、桶等。石涛(1636或1640—1710或1718)清广西全州人,本姓朱,名若极,释号原济,一作元济(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