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州
唐武德四年(621)置南州,六年改为白州。治博白县(今属广西)。辖境相当今博白县地,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绍兴六年(1136)废入郁林州。
唐武德四年(621)置南州,六年改为白州。治博白县(今属广西)。辖境相当今博白县地,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绍兴六年(1136)废入郁林州。
1763—?清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字三白。游幕四方,足迹几遍天下。其间尝为酒商,漫游琉球。晚年学道以终。工画花卉。其文简洁生动。著有自传性质的散文集《浮生六记》。
又称灰地。明代滨海煎盐场盐田之一种。取盐场中潮波不没之高堰地,于无雨之日,广布稻麦蒿灰及芦茅灰寸许,压之平均。次日晨,露气冲腾,灰下盐茅勃发,日中天晴,与灰一并扫起,淋煎得盐。初为灶户所占,后多被总催
即“玉茗堂四梦”。
篇名。近人王国维撰。王氏自述撰是篇旨在考殷亡周兴之原因。认为周之所以兴,自制度始。并具体论证殷周制度之差异:其一为立子立嫡之制。殷制兄终弟及,殷以前无嫡庶之制,自周始舍弟传子,严嫡庶之分,定嫡长继统之
1829—1889清湖南东安人,字研芗。廪生出身。咸丰初在籍办团练。继入刘长佑部,在湖南与石达开部太平军作战。咸丰九年(1859)擢知府。同治二年(1863),随提督江忠义在江西与太平军黄文金部作战。
1363—1423明浙江余姚人,名韶,以字行。洪武进士。以行人使朝鲜。升陕西参政,缓征负欠税粮。建文时召为刑部侍郎。居官多善政,善平冤狱。成祖时奉命与解缙、姚广孝监修《永乐大典》。永乐八年(1410)
?—621隋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字元度。少善拳击,长而从学,精《左传》,通“三礼”。仕北周,累迁夏官府都上士。杨坚(文帝)引知兵事。入隋,历尚书司勋、兵部二曹侍郎、秦州总管长史,出任荆、洛二州长史
习称西双版纳宣慰司。原为元至元中所置彻里路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傣族第八世召片领刀坎降服,改置车里军民府,十七年复改置军民宣慰使司,以刀坎为宣慰使,按傣族传统,下辖十二个版纳。治今云南景
清代一种私铸薄恶铜钱。量轻质劣,掺沙多,故名。
官署名。西晋分外兵曹置,为尚书省诸郎曹之一,与左外兵曹并掌京畿以外各地军队政令军务。属五兵尚书。设郎(郎中)。东晋、南朝省并外兵曹。北魏复置,与外兵曹、左外兵曹并属七兵尚书。北齐沿置,属五兵尚书,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