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盱眙县

盱眙县

秦置盱台县,西汉改台作眙。治今江苏盱眙县东北盱眙山之侧、淮水之滨。《说文》:“盱,张目也;眙,直视也。”《读史方舆纪要》谓以城居山上,可以瞩远而名。西汉为临淮郡都尉治。武帝封江都易王子蒙为盱眙侯。东汉“眙”复作“”。属下邳国。三国废。西晋复置,为临淮郡治。东晋义熙中移治今盱眙县东北五里都梁山东北麓,并置盱眙郡治此。南朝宋元嘉二十八年(451)北魏围攻盱眙,宋将臧质屯兵筑城以拒,即此。东晋兖州、宋南兖州、齐北兖州、陈北谯州均曾治此。唐武德八年(625)移今治。属楚州。北宋景德中又移治淮北泗州城中为州治,在今泗洪县东南,盱眙县对岸(今已沦入洪泽湖中)。降淮南盱眙县为镇。南宋初县入金,仍为泗州治。金明昌六年(1195)改为淮平县。南宋复升盱眙镇为县,治今盱眙县。先后为盱眙军、招信军治;元至元中曾为招信路、临淮府路治。明清属泗州。

猜你喜欢

  • 陈潢

    1637—1688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一说浙江嘉兴人,字天一,号省斋。康熙间佐河道总督靳辅治河,主张黄、淮、运并重,因河性而利导,且承明潘季驯“束水刷沙”法,尤重减水坝。创开引河法、放淤法、测水法

  • 定廉城

    见“定廉县”。

  • 中大夫

    官名。(1)春秋时晋、齐等国大夫分上、中、下三等,此为第二等。战国时魏国等国亦置。(2)秦代置,为皇帝侍从官员。西汉初沿置,掌议论,侍从皇帝左右,秩比二千石。无定员,多时至数十人。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

  • 史黯

    即“史墨”。

  • 杨恩寿

    1835—1891清湖南长沙人,字鹤俦,号蓬海,别署蓬道人。同治举人。曾游幕湖南、广西、云南等地。光绪初授盐运使衔,擢候补知府。工作曲,著有《姽婳封》、《桂枝香》、《麻滩驿》、《再来人》、《桃花源》、

  • 马隆

    西晋东平平陆(今山东汶上北)人,字孝兴。少而智勇,好立名节。武帝将伐吴,应猛士良才举,迁司马督。咸宁四年(278),凉州羌戎起事,河西断绝。自请募勇士三千五百人,支三年军需,率军西行。武帝以为武威太守

  • 瑶道

    瑶族信奉的道教。据瑶族《过山榜》“王傜师道”,分师教、道教两派,前者崇奉三元为祖师,称武道;后者崇奉三清,称文道。两派各有经典及传师授徒方法。清姚东之《连山绥傜厅志》:“傜道自为教,亦有拜仪。学优者则

  • 枢密院判官

    简称院判。枢密院官员。金末有此职。元至元七年(1270)始置院判一员,后定置二员,正五品。

  • 智中

    明中叶著名喇嘛。本汉人。原籍仁和(今浙江余杭)。姜姓。初为大悲寺都纲。景泰初年,以能抚慰吐蕃,封崇化禅师。七年(1456),松潘总兵罗绮讨伐王永时,他率精锐乘夜破扑爬诸寨,擒卓劳、阿儿结等头目十余人,

  • 庶人

    又称庶民。(1)农业劳动者。承担各种劳役。《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国语·周语》记周王耕种藉田,而“庶民终于千亩”。《管子·君臣上》:“务四支之力,修耕农之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