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恪
五代、宋初成都郫县(今属四川)人,字子专。后蜀亡,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曾为相国寺作壁画,授画院职,不就,仍乞回蜀。擅画佛道、人物,形象夸张。好作故事画,曾画《玉皇朝会》、《鬼百戏》等图,对豪门权贵多所讥刺。还绘有《田家社会》、《翁媪尝醋》等图,俱不传。
五代、宋初成都郫县(今属四川)人,字子专。后蜀亡,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曾为相国寺作壁画,授画院职,不就,仍乞回蜀。擅画佛道、人物,形象夸张。好作故事画,曾画《玉皇朝会》、《鬼百戏》等图,对豪门权贵多所讥刺。还绘有《田家社会》、《翁媪尝醋》等图,俱不传。
?—1729清满洲正白旗人,纳喇氏,字笃之。初官钦天监博士,后出为永定河分司。康熙四十二年(1703),随圣祖南巡,奉命修治黄河。六十一年授山东按察使,兼理运河事。次年任河道总督,曾劝令道厅官员栽种柳
金末为抵御蒙古兵攻掠,封地方武装头目十人为郡王,合称十郡王。即李明德、封仙、张瑀、张友、卓翼、康琮、杜政、吴歪头、王德全、刘安国。
唐代碑刻。题为“唐右神武将军史继先墓志”,建中元年(780)徐浩撰文并书,殷仲容书额。史继先,本姓阿史那氏,后突厥默啜可汗孙,墨特勤子。天宝初归唐。碑文载后突厥诸汗名号颇有异于他书。然碑已残缺,字多脱
本名《重差》。书名。魏晋间刘徽撰。一卷。因卷首以海岛立表设问而得名。原附于《九章算术注》后;自唐初,一卷单行并改用今名。此书讲述通过测量推算,求得实物数据诸法。世无传本,今本于清乾隆时由《永乐大典》录
书名。清末曾廉撰。四卷。曾氏光绪年间谪居贵州黎平,于编著《元书》同时,搜罗《元秘史》、《续资治通鉴》、《辽史》和元人文集、碑传等,与《元史》对照考证,编为是书。考订结论多收入《元书》,对《元史》缺误有
古族名。汉时先零羌的分支。东汉初分布于临羌(今青海湟中)一带。章和元年(87)加入烧当羌迷唐部落联盟。永初年间参加西羌大起义。
指任朝官的卿大夫、士。相对于任宫中官职的卿大夫、士而言。《周礼·天官·阍人》:“凡外、内命夫命妇出入,则为之辟。”贾公彦疏:“内命夫,卿大夫、士之在宫中者”,“对在朝卿大夫、士为外命夫”。
1230—1303一名功嘉葛剌思。吐蕃朵甘思旦麻(今四川石渠)人。元代国师。早年去西天竺国学习梵文佛典。受八思巴荐,入中原,奉诏居五台山寿宁寺。至元九年(1272),至大都。十九年,西归故里。初收桑哥
?—1601明浙江兰溪人,字汝迈,号瀔阳。隆庆进士。万历初任侍读,忤张居正谪官。居正死,复职。十九年(1591)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次年任首辅,后去职。二十二年再任首辅。屡上疏请立国本、罢
?—前260战国时赵将。马服君赵奢子,亦称马服子。少学兵法,善言兵事,然空谈其父所传兵法,不知时变。赵孝成王六年(前260),秦、赵相持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赵王中秦反间计,命他代廉颇为将。到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