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剌罕军
答剌罕,突厥一蒙古语,意为“自在”。元军种之一。元灭南宋时临时召募的军兵,允许以军前所掠人口、财物归其自有,不在正规军制内,称答剌罕军。
答剌罕,突厥一蒙古语,意为“自在”。元军种之一。元灭南宋时临时召募的军兵,允许以军前所掠人口、财物归其自有,不在正规军制内,称答剌罕军。
477—527北魏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字季则。初为奉朝请,屡迁太子中舍人、左中郎将。以党附尚书令高肇,为御史中尉元匡所劾。时冀、定诸州频遭水害,乃奏请疏河筑堤。孝昌初,为殷州刺史。举家赴州以示出讨
清代地方官员缺名目之一。指职务较简之员缺。清制,知府、同知、通判、知州、知县等地方官,例以冲、繁、疲、难四者定员缺紧要与否之等差,凡只具备其一者为简缺。
1230—1316元赵州宁晋(今属河北)人,字吉甫,号缑山。天祐弟。至元十一年(1274),为郢复州等处招讨司经历,从元军过江。十三年,权知兴国军事。二十一年,任监察御史,上疏言卢世荣罪状,世荣因而获
即尚书台。因其官署设于宫中,故名。《后汉书·黄香传》:“赐以督责之职,任之宫台烦事。”香曾任尚书令。
清代都察院御史之别称。
明代礼仪制度。每年五次祭祀太庙之总称。属吉礼。明初定以岁除日祀太庙,另春、夏、秋、冬各有祭祀,合为五次,历朝沿袭不变。
古代帝王为表明自己受命于天所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出于春秋战国间齐、鲁儒生的设计。在泰山顶筑坛祭天称封,在泰山下梁父山辟场祭地称禅。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夸示功业,于二十八年(前219)东巡郡县,召集齐
803—843唐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西南)人,祖籍怀州武陟(今河南武陟西南)。宝历元年(825),父昭义节度使刘悟卒,贿赂宰相李逢吉、宦官王守澄,曲为奏请,得袭父职。太和六年(832)入朝,次年归藩。
1021—1080北宋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字冲卿。吴育弟。未冠,举宝元元年(1038)进士高第,调谷熟主簿,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以严见惮,作《六箴》(视、听、好、学、进德、崇俭)以献。历知
赋税名目。金世宗时以国用不足,征课醋税,以后时榷时罢,无常制,每年收入数不详。元太宗三年(1231),立酒醋务坊场官,课额验各地民户多寡而定。世祖时,醋课先由盐、茶运司兼领,至元二十八年(1291)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