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复国要编
书名。明宋应昌撰。十四卷,附二卷。汇集作者经略备倭军务期间及事后之奏疏、函札等。刊有沿海四镇及朝鲜图说,记述详实。对万历时抗倭史实及明廷内部和战之争均有记载,极有参考价值。
书名。明宋应昌撰。十四卷,附二卷。汇集作者经略备倭军务期间及事后之奏疏、函札等。刊有沿海四镇及朝鲜图说,记述详实。对万历时抗倭史实及明廷内部和战之争均有记载,极有参考价值。
书名。明张自勋撰。二十卷,又《校正凡例》、《附录》各一卷,《汇览》三卷。成于崇祯十六年(1643)。是书摘列《通鉴纲目》及考异、书法、发明、考证之文,而一一辨正其是非。《校正凡例》列朱熹凡例与刘友益书
古代的一种宇宙观。三国时吴国太常姚信提出。《晋书·天文志》记述其观点:“人为灵虫,形最似天。今人颐前侈临胸,而项不能覆背。近取诸身,故知天之体南低入地,北则偏高。又冬至极低,而天运近南,故日去人远而斗
一作张镇周。隋同安(治今安徽潜山)人。任朝请大夫。大业五年(609),炀帝遣朱宽招抚流求(今台湾)被拒,他受命与陈稜率东阳郡(治今浙江金华)兵万余人,自义安(今广东潮州)渡海击之,俘万余人而归。次年,
即《皇清经解续编》。因系设局汇刊于江苏江阴南菁书院,故名。
即“简狄”。
管形火器。明崇祯八年(1635)毕懋康发明。其构造和性能与一般鸟铳无大差异,惟发火装置改为燧石发火。对夹火绳之龙头加以改造使火石磨擦发火,将中国使用二百多年的火绳点火法,改为燧石发火,使之在风雨天气射
1818—1864清满洲正白旗人,呼尔拉特氏,字礼堂。由前锋补骁骑校。咸丰三年(1853)随胜保堵击太平天国北伐军,升佐领。六年调援湖北,隶江宁将军都兴阿部,与太平军激战于鄂皖一带。八年都兴阿离营后,
官名。唐玄宗始置翰林学士院,专掌内命,设翰林学士六员。肃宗至德宗以后,从中择年深德重者一人承旨,独承密命。宪宗正式置翰林学士承旨,为学士院之长,职权尤重,多至宰相,然犹为职衔,例由他官兼任。五代后梁一
宋时大理国主。段思平五世孙。白蛮(白族)。宋庆历四年(1044)国人废素兴立之。皇祐五年(1053)侬智高入大理,他杀之,函其首送京师。卒后子廉义立。
①翰林院之别称。②翰林之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