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夷公
西周厉王时大臣。食采邑于荣(今陕西户县西)。厉王好利,任之为卿士,实行专利,引起国人反抗。
西周厉王时大臣。食采邑于荣(今陕西户县西)。厉王好利,任之为卿士,实行专利,引起国人反抗。
?—970辽后族。又名寅古。太宗时为奚秃里太尉,尚汧国长公主,迁群牧都林牙。穆宗时擢南京留守。通书史,少兵略。应历九年(959),后周来攻,为兵马都总管,失益津、淤口、瓦桥三关及瀛、莫、易三州。十九年
即“移剌蒲阿”。
书名。清代治理江苏、安徽境内黄河、淮河、运河的水利档案汇编,江南河道总督衙门编辑。五十八卷,其中高宗上谕二卷,奏折五十六卷。汇辑档案材料九百五十四件。所收材料上起雍正四年(1726),下迄乾隆五十六年
书名。明李濂撰。二十四卷。成书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记述宋都汴京遗迹。内容分京城、宫室、官署、山岳、河渠、台池、园苑、关梁、寺观、庵院、杂志、艺文等类,引证旧籍包括正史、会要、文集、笔记等,亦涉
1788—1862清浙江定海(今舟山)人,字薇香。岁贡生。于学不立门户,博综群经,治易、治春秋而尤长三礼。著《论语后案》、《书启幪》、《诗丛说》、《史说》等十余种。
唐武德四年(621)分隆州南部置。《旧唐书·地理志》:“因果山为名。”治南充县(今南充市北)。天宝元年(742)改为南充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果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南充、西充、蓬安、岳池、营山等市、
中国旧籍对古印度的别称。《史记》、《汉书》称古印度为“身毒”。《后汉书·西域传》始言“天竺国一名身毒”。《晋书》、《魏书》、《新唐书》、《宋史》均称天竺。《续高僧传》称“贤豆”,唐宋时又异称为“婆罗门
即“李相国论事集”。
官办军用企业。清光绪元年(1875)由山东巡抚丁宝桢创设于济南,徐建寅任总办。开办费十八万六千八百余两,分别来自全省藩库银、粮道库银和临清关税银。常年经费也由省内自筹。所产火药、铜帽、铅丸、枪支等军火
隋开皇九年(589)置。治休宁县(今县东万安)。义宁元年(617)移治歙县(今属安徽)。唐辖境相当今安徽歙县、绩溪、黟县、休宁、祁门等县和黄山市部分地及江西婺源县地。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为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