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言不尽意

言不尽意

魏晋玄学命题。指文字不能完全地表达语言,语言不能完全地表达思想。源出《周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三国魏荀粲认为,圣人的思想,因其旨趣精微,非言辞所能尽表,故主张“六籍(经)虽存,固圣人之糠秕”。“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三国志·魏志·荀或传》裴松之注引《晋阳秋》),即所谓“言不尽意”。王弼提出“修本废言”(皇侃《论语义疏》注引),“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略例·明象》);晋张韩(即张翰)提出“留意于言,不如留意于不言”(《全晋文》卷一百零七),均同属此说。西晋欧阳建以言尽意论与此说相对。

猜你喜欢

  • 楸林寨

    即今四川三台县东北秋林。《资治通鉴》:唐乾宁二年(895),华洪破东川兵,拔楸林寨,即此。

  • 流内视品

    官制用语。流内九品三十阶之外,隋代又有十四等,行台尚书令为视正二品,又有视从二品、视正三品、视从三品、视从四品、视从五品,以下为视正、从六品,视正、从七品,视正、从八品,视正、从九品。唐代又有视流内起

  • 通制条格

    见“大元通制”。

  • 通利渠

    水渠名。(1)在唐河北道冀州南宫(今河北南宫西北)西。延载元年(694)开,引漳水溉田。(2)在唐河北道莫州任丘(今属河北)。开元四年(716)县令鱼思贤修,以泄陂淀,故又名鱼君陂。自县南五里至城西北

  • 顾问官

    官名。清末改革官制后,某些官署(如商部、邮传部)始有设置。分为若干等级,秩视丞参或司员。一般均由对该官署业务有一定经验者担任,以备咨询。

  • 北征

    征(徵)春秋晋邑,后属秦。在今陕西澄城县西南。《左传》文公十年(前617):“秦伯伐晋,取北征”,即此。西汉置征县。

  • 农师

    官名。相传尧舜时以弃为此职。周代置,掌农事。《史记·周本纪》:“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国语·周语上》:“农师一之,农正再之,后稷三之。”韦昭注:“农师,上士也。”

  • 朝鲜亡国史略

    书名。近人梁启超撰。一册。日俄战争爆发后,朝鲜沦为日本附庸,梁氏哀朝鲜之亡,遂撰此编以告诫中国人。起光绪十一年(1885)中日在天津订立条约,迄光绪三十年日向韩提出内政改革案。中、韩、日、俄诸国间条约

  • 黄岩(巖)县

    唐天授元年(690)更永宁县置。治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黄岩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降为黄岩县。历属台州、台州府。1989年撤县改市。不久撤市改区。

  • 松椿

    清满洲镶蓝旗人,字峻峰。生员出身。累迁至直隶布政使。光绪十五年(1889)擢漕运总督。二十六年解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