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地
即赏田。帝、王或贵族以田地赐予臣下。《周礼·夏官·司勋》:“司勋掌六乡赏地之法,以等其功。”郑玄注:“赏地,赏田也。”秦国自商鞅变法后规定按军功爵赏田,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后代多以功劳爵赏赐予田地,具体制度或有不同。
即赏田。帝、王或贵族以田地赐予臣下。《周礼·夏官·司勋》:“司勋掌六乡赏地之法,以等其功。”郑玄注:“赏地,赏田也。”秦国自商鞅变法后规定按军功爵赏田,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后代多以功劳爵赏赐予田地,具体制度或有不同。
官名。五代后唐天成年间创置侍卫亲军,总领马、步禁军,由亲信任都指挥使,以为长官。天成三年(928),康义诚为首任都指挥使,其后又设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北宋初,因分置马军司、
蒙古至元二年(1265)改河间府为路。治河间(今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海河以南,山东马颊河以北,河北任丘、肃宁、阜城、故城诸市、县以东地。属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府。
改良土壤的方法之一。宋代出现,《陈旉农书》有记载。为改良冷浸田,分冬春两步进行,冬季深耕之后,放水干涸,使雪霜冻冱,土壤苏碎;立春后,又遍布朽薙、腐草、败叶以烧治之。提高土温,增加肥力,改善作物的生长
金承安二年(1197)以宣德县大新镇置。治今河北怀安县东左卫西。属宣德州。《金史·卫绍王纪》:大安三年(1211)蒙古兵进至野狐岭(今河北万全县西北),“千家奴、胡沙虎自抚州退军,驻于宣平”,即此。元
报纸名。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上海创刊。李芋仙主笔,以寓言讽刺时政。设先声(讽刺诗)、论说、小说、官场笑话、市井嬉谈、时令演说、花国寻芳、梨园谈艺、日下新闻、海隅碎录、灯谜等栏目。另将《皇朝掌故
即“元成宗”。
晋南阳安众(今河南镇平东南)人,字子骥。少尚质素,志存隐逸。桓冲闻其名,请为长史,固辞,乃亲到其家,相谈至昏乃退。虽冠冕之族,凡厮伍婚丧,必躬往造,居阳岐(山名,在今湖北石首)当官道,人物往来,躬自供
古族名。唐代南诏所辖民族之一。主要散居今云南镇康、凤庆、双江、耿马、孟连、西双版纳一带。亦有散居今云南德宏州境内者。元明时称小百夷,为今傣族先民中的一部分。
1058—1117北宋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字元度。蔡京弟,王安石婿。熙宁进士。历起居舍人、同知谏院、侍御史。哲宗立,迁礼部侍郎。使辽,极被礼遇。连知外州。绍圣元年(1094)为中书舍人,兼国史修
西汉置,治今安徽五河县西。属沛郡。东晋后废。北魏复置,北周大象中又废。唐武德四年(621)于古虹城复置,属仁州。贞观八年(634,一作十三年)移治夏丘故城,即今泗县。属泗州,后改属宿州。金复属泗州。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