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置。雍正初,羊同(今四川九寨沟县一带)各寨受武弁欺压,起而反抗,尘纳寨首刚让笑自称皇帝。雍正三年(1725)四月,松潘总兵率兵由平武县向边山、勿谷(今九寨沟县勿角)进军。五月破尘那寨,斩刚让笑,三十
1679—1759清江苏无锡人,字复初,一字震沧,号左畬。康熙进士,授内阁中书。雍正时引见,以奏对越次罢职。归里专意著述。乾隆十五年(1750),特召大臣荐举经明行修之士,他在荐举之列,授国子监司业,
见“经世之用”。
305—363或306—364东晋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西南)人,字道载。幼孤以孝悌名。避苏峻之乱,隐居临海(今属浙江)。征北将军蔡谟命为参军,何充引为骠骑功曹。以家贫求试守,为太末令,抚平逃亡数百家。
元元贞元年(1295)升太和县为州。治今江西泰和县。属吉安路。明初降为县,改为泰和县。
道家用语。意为保全生命必须重视和研究养育身体之道。《庄子·养生主》:“惠文王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晋郭象注:“夫生以养存,则养生者理之极也。”
官名。(1)东汉永元间置。同杂、偏、裨等号将军。建安间曹操主持国政,列为四征将军之一,地位提高,秩二千石。三国魏文帝时多授予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者,驻长安,三品,若为持节都督,则进为二品。十六国汉、西
官名。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朱元璋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自立为吴王,设中书省,置左相国。为中书省长官,正一品。初位次于右相国。吴元年(1367)改百官礼仪,以左为上,遂改原左相国为右相国。明
1594—1657明末清初浙江海宁人,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明亡后自署“江左遗民”。明诸生,终身未仕,多为人佣书,或任记室。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之幕僚,出谋赞
亦称貲虏、阿柴虏。匈奴奴婢的称呼。东汉初,匈奴衰,其人数千户,包括大胡(指西域人)、丁令、羌自漠北逃至河西走廊一带,继续“畜牧逐水草”,并常抄掠凉州。后部落人口多至数万。西晋时,复被来自西拉木伦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