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声
一种将声音限制在某一空间或房间中的建筑声学技术,使声音不外传。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天道》:“隔声,私铸者匿于湖中。人犹闻其锯锉之声,乃以瓮为甃,累而墙之,其口向内,则外过者不闻其声。何也?声为瓮所收也。”这种瓮的形状与功用都与近代隔声墙中的赫姆霍茨谐振腔吸声器相一致。中国人的这项发明比西方约早三百年。
一种将声音限制在某一空间或房间中的建筑声学技术,使声音不外传。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天道》:“隔声,私铸者匿于湖中。人犹闻其锯锉之声,乃以瓮为甃,累而墙之,其口向内,则外过者不闻其声。何也?声为瓮所收也。”这种瓮的形状与功用都与近代隔声墙中的赫姆霍茨谐振腔吸声器相一致。中国人的这项发明比西方约早三百年。
①北魏泰常八年(423)置。治碻磝城(今山东茌平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范县,山东聊城、东阿、肥城、阳谷、高唐等市县一带。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辖境缩小。天宝十三载(754),州城为河
又作布嫩、蒲嫩、不侬、布奴等。台湾高山族之一部。布农为该族之自称,意为“人”。居地位于泰雅人与排湾人之间,东接阿美人,西邻曹人。主要聚居关山和玉里等地。海拔500—3000米,为高山族居住地区最高部分
崑)冈(?—1907清满洲正蓝旗人,字筱峰。宗室。同治进士,授编修。历任国子监司业、日讲起居注官、侍讲学士、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等职。光绪四年(1878)起,历任礼部右侍郎、福建学政、都察院左都御史。
1071—1128一作慧洪。宋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一说彭),号觉范,后改名德洪。元祐四年(1089),试经于汴京天王寺,得度,依宣秘大师讲《成唯识论》,有声讲肆。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
一作鄎。西周封国。侯爵,姬姓。春秋时为楚所灭,置息县。在今河南息县西南。《左传》隐公十一年(前712):“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庄公十四年(前680):蔡侯“绳息妫以语楚子。楚子如息
1878—1933广东海丰人,名捷,字竞存。秀才出身。广东法政学堂毕业。清宣统元年(1909)当选广东咨议局议员,加入同盟会。广州光复后任广东军政府副都督,旋代理都督。1913年去职。1915年参加护
?—37东汉初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字惠公。父理,为当世名儒。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曾任绣衣执法。后为更始政权平原太守。刘秀称帝后,以名儒征拜尚书,奉诏典定旧制。旋迁司直,行大司徒事。光武帝出征时
水陂名。在唐江南道宣州南陵(今属安徽)。元和四年(809)宁国令范朝真因废陂重修,筑石堰长三百步,水所及者六十里,溉田千顷,开荒田数万亩。
1243—1286元世祖第二子,察必皇后所生。少从姚枢、窦默习儒学。中统三年(1262),封燕王,守中书令。四年,兼判枢密院事。至元十年(1273),立为皇太子。十六年,参决朝政。凡中书省、枢密院、御
简称女子北伐队。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妇女组成的军事组织。清宣统三年十月(1911.11)由同盟会领导成立,沈警音任队长,成员约七十余人。经常组织演讲,进行革命宣传,发动妇女参军参政并帮助民军作战。南京光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