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隔声

隔声

一种将声音限制在某一空间或房间中的建筑声学技术,使声音不外传。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天道》:“隔声,私铸者匿于湖中。人犹闻其锯锉之声,乃以瓮为甃,累而墙之,其口向内,则外过者不闻其声。何也?声为瓮所收也。”这种瓮的形状与功用都与近代隔声墙中的赫姆霍茨谐振腔吸声器相一致。中国人的这项发明比西方约早三百年。

猜你喜欢

  • 四体清文鉴

    见“清文鉴(5)”。

  • 左骁骑将军

    官名。南朝梁天监六年(507)置,掌管宿卫事务,领朱衣直閤,并给仪从。多由侍中、散骑常侍等文职清官所兼领,七年定为十一班。陈沿置,四品、秩二千石。

  •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歷);钟(鐘)书名。宋薛尚功撰。二十卷。著录古代彝器等五百十件。按时代顺序编排。除依样摹写文字外,并附考释。当时所出古代铜器有铭文者大多收入,其中也有少量石刻(如石鼓文等)、玉器(如秦玺等)。此书

  • 祭奠国信使

    官名。宋、辽间祭奠对方亡故皇太后或皇帝的使臣。简称祭奠使。宋、金间称吊祭使。

  • 和硕特

    蒙古旧部名。清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首领为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十五世纪中期为瓦剌一部。十六世纪后期至十七世纪前期,首领博贝密尔咱、哈尼诺颜洪果尔、拜巴噶斯、图鲁拜琥相继为厄鲁特丘尔干盟主。初牧于

  • 私度

    罪行名。指无公文凭据而私从关门或津渡通过。唐律规定,私度关者徒一年。

  • 伊吾

    古西域地名。始称伊吾卢,为内地通往西域的门户,即今新疆哈密一带。地肥饶,宜五谷、桑麻、葡萄。东汉永平十六年(73),大开屯田,置宜禾都尉于其地。元初六年(119),长史索班将千余人屯其地。永建六年(1

  • 刑曹参军

    见“曹官”。

  • 内行令

    官名。北魏前期置,为皇帝侍从首领,皇帝外出或游猎时亦随同前往。任职者有士人,亦有宦官。多由中散迁任。太和十七年(493)改制后罢。

  • 古国名。一作于。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北。殷纣时鄂侯所居,周武王封子邘叔于此。《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邘、晋、应、韩,武之穆也。”春秋初为郑邑,后又属周。《左传》隐公十一年(前712):“王取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