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归彦
北齐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字仁美。高欢族弟。初为徐州刺史。寄情声色。天保元年(550)齐建国,封平秦王。以讨侯景有功,任领军大将军。领军加大,自此始。文宣帝死,杨愔辅立太子殷,谋诛常山王高演、长广王高湛,与之密议。乃佯从之,但即密告两王。演即帝位,以为司空兼尚书令。演死,又迎立湛,进位太傅,领司徒。威权震主,湛亦忌之,乃出为冀州刺史。后谋反,为其郎中令吕思礼告发。湛遂遣军擒杀之。
北齐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字仁美。高欢族弟。初为徐州刺史。寄情声色。天保元年(550)齐建国,封平秦王。以讨侯景有功,任领军大将军。领军加大,自此始。文宣帝死,杨愔辅立太子殷,谋诛常山王高演、长广王高湛,与之密议。乃佯从之,但即密告两王。演即帝位,以为司空兼尚书令。演死,又迎立湛,进位太傅,领司徒。威权震主,湛亦忌之,乃出为冀州刺史。后谋反,为其郎中令吕思礼告发。湛遂遣军擒杀之。
殷墟甲骨文又称小丁、后祖丁。商王。名新,祖辛之子。祖丁是庙号。继沃甲即位。殷墟卜辞中列为直系先王祭祀。
本战国齐邑,陈仲子隐于此,自称於陵子仲。西汉置县,为都尉治。治今山东邹平县东南。西汉以后皆属济南郡。东汉建武中为侯国,封侯霸子显于此。不久复改为县。南朝宋永初后废。
官署名。明代专为屯垦而设。多置于北部边境。设正千户、副千户、镇抚、百户等官与一般千户所同,往往不隶卫,而直属都司或行都司。
简书名。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有五十二简,五百五十字。原书无题,今名系整理者据内容所加。是战国编年史。上起秦昭王元年(前306),下迄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内容大致分二类:一为昭王四十
金大兴府宝坻(今属天津)人,字德玉。正隆进士。熟悉吏事。章宗即位,授为中都路都转运使。以长于治钱谷,被选充户部尚书。明昌四年(1193),升参知政事。五年,黄河于阳武(今河南原阳)决口,淹封丘以东地,
①(486—538)北朝时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字子澄。北魏司徒高肇子。起家司空参军事,孝静帝天平中假龙骧将军,行襄城郡事。寻除使持节、都督南荆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南荆州刺史。二年,以孤城拒南朝
亦作丹萨梯寺。在今西藏桑日县雅鲁藏布江北岸。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由藏传佛教帕竹噶举派创始人帕木竹巴(1110—1170)兴建。为帕竹噶举派主寺。帕木竹巴的弟子止贡巴(1143—1217)和达
官署名。元云南行省所辖。置司于大理路,分管大理、柔远(今龙陵境)、茫施(今潞西)、镇康(今永德、镇康境)、镇西(治旧盈江城)、平缅(今陇川)、麓川(今瑞丽)、谋粘(今耿马)、孟定(今耿马西)、木邦(今
约1446—1528明湖广武昌(今湖北鄂州)人,字汝砺,号西轩。成化进士。任婺源知县,擢南京御史。弘治时累官云南左布政使。正德二年(1507)以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参与镇压大藤峡农民起义。六年迁左都
唐、宋中书舍人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