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社
苗族旧有社会组织。苗语称江略。略即鼓,江即量词“一支”,故意译为鼓社。一般由一个或数个同宗不婚的村寨组成。有黑白之分,老社称黑社,新分出者称白社,白社间通婚。黑社立鼓石窟,窟内供“央公央婆”木像、长木鼓、芦笙和水牛角等。白社无窟,礼仪简化。视社大小,选鼓头一至三人或五至七人,于每届鼓社节(即“吃牯桩”,一般三十年一届)由社员民主选举产生。鼓头主持祀祖祭鼓活动,综理全社政治、军事、司法、生产、福利等事务。
苗族旧有社会组织。苗语称江略。略即鼓,江即量词“一支”,故意译为鼓社。一般由一个或数个同宗不婚的村寨组成。有黑白之分,老社称黑社,新分出者称白社,白社间通婚。黑社立鼓石窟,窟内供“央公央婆”木像、长木鼓、芦笙和水牛角等。白社无窟,礼仪简化。视社大小,选鼓头一至三人或五至七人,于每届鼓社节(即“吃牯桩”,一般三十年一届)由社员民主选举产生。鼓头主持祀祖祭鼓活动,综理全社政治、军事、司法、生产、福利等事务。
唐第二次攻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之行军建置。永徽六年(655),以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西征。显庆元年(656),破葛逻禄、处月等于榆慕谷,副总管周智度破突骑施、处木昆于咽城,前军总管苏定方破鼠尼施于鹰娑
457—508南朝梁新野(今属河南)人,字子震。起家宋奉朝请。宋末为天水太守,平蛮有功。齐承元元年(499),尝随太尉陈显达北围马圈(今河南邓州北),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军四万人。齐明帝时,为竟陵太
又名中林验洞蛮夷长官司。土司名。明洪武中置,后废。永乐元年(1403)复置。清顺治十五年(1658)归附清政府。长官杨姓,治今贵州锦屏县西南,管平寨、贡寨等二十四寨。居民有侗族、苗族。
官署名。宋代置,掌饲养牛、羊,供应祭祀及太官宴享、御厨烹宰。初设监官三人,以京朝官、诸司使副、三班使臣充任。元丰改制后,隶光禄寺。南宋初,以乳酪院并入,改隶礼部。
即“张开”。
即陕原。在今河南陕县西南。《续汉书·郡国志》:弘农郡陕县有“陕陌”。刘昭注:“《博物记》:‘二伯所分’。”参见“陕原”。
书名。北宋吕夷简等撰。一百五十卷。记载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历史,计有帝纪十卷,志六十卷,列传八十卷。景德四年(1007),真宗诏修太祖、太宗两朝史,宰相王旦监修,王钦若、陈尧叟、赵安仁、晁迥、杨亿、
徵)侧(?—43东汉交趾麊冷县(今越南河内东北)人。建武十六年(40),因反抗交趾太守苏定,与其妹征贰举兵自立为王。十八年,汉遣伏波将军马援、楼船将军段志率兵镇压。次年马援破交趾,征氏姐妹被杀。
亦称库平银。清政府部库所用之衡量标准。旧时各地银两的秤砝不一,银两的种类繁多,衡量标准有差别。为统一各地衡量标准,康熙时制定全国征收各项租税时的标准秤。以后政府预算及对外赔款均以库平计算。但中央与地方
又译忽都合。斡亦刺部首领,善巫术,称“别乞”。曾参与以札木合为首的蒙古各部同盟,与铁木真、汪罕作战。元太祖二年(1207)成吉思汗派术赤收服北方林木中百姓,他率部首先迎降,并引蒙古军沿失黑失惕河(今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