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作
阿昌语音译,意为“寨老人”。旧时云南德宏州阿昌族地区早期农村公社氏族长老称谓。村社一般由若干个氏族组成,由每个氏族推举1人为寨老,与村社首领(阿昌语称※“作借”)共同商议村寨事情,并协助村社首领处理寨内一些事务。原属公仆性质,享有较高威信。明、清时在德宏州设立土司制度后,一些寨老被委派为基层头人,逐渐蜕变为封建土司的仆从。
阿昌语音译,意为“寨老人”。旧时云南德宏州阿昌族地区早期农村公社氏族长老称谓。村社一般由若干个氏族组成,由每个氏族推举1人为寨老,与村社首领(阿昌语称※“作借”)共同商议村寨事情,并协助村社首领处理寨内一些事务。原属公仆性质,享有较高威信。明、清时在德宏州设立土司制度后,一些寨老被委派为基层头人,逐渐蜕变为封建土司的仆从。
见“昭礼可汗”(1648页)。
?—933姓萧,小字岩母斤。契丹族。遥辇氏宰相剔剌之女,部落联盟军事首领※撒剌的(德祖)妻,为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生母。生五子,阿保机为长子。唐哀帝天祐四年(907)正月,阿保机燔柴告天,称皇帝后
?—1852太平天国杰出将领。广西武宣县东乡人。壮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青年时为生活所迫流入桂平县紫荆山区以烧炭为生。为人刚直,有识有胆,颇受炭工拥戴。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清外札萨克旗。乾隆三十六年(1771)置。渥巴锡汗从子辅国公拜济瑚裔。初驻牧斋尔(今新疆托里和裕民县一带)。三十八年(1773)徙珠勒都斯(今焉耆西北)。设1佐领。隶乌讷恩素珠克图南路盟,归伊犁将军管
见“乌林答石显”(348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改作苏尔河卫,并说清代有苏尔河在黑龙江城(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县南爱辉老城)东南入黑龙江。
?—1777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成衮扎布长子。乾隆十二年(1747),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命在乾清门行走。十六年(1751),授副盟长。十九年(1754),与赛音诺颜
金封爵,次国一字王号。正隆六年(1161),世宗在辽阳即位,完颜爽弃安武军节度使奔中都迎驾,以不附海陵王故,封温王。大定二十九年(1189)章宗即位,封弟完颜玠为温王。
内蒙古早期的林业公司。由科尔沁右翼前旗蒙古地方士绅阜德胜创办。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旗境内绰尔河上游索伦山中开始采伐木材。最初官办,阜德胜从部分蒙古人中筹资银1.6万两,遂以官商合办方式经营,招
1762—1823拉卜楞寺贡唐仓第三世活佛、学者。又称衮秋丹白准美。生于英武乡浪坎木村(今甘南藏族自治州美仁乡得合茂村)。出身贫苦农民之家。5岁入扎西曲岭之佐格寺。7岁被确认为二世贡唐仓活佛转世灵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