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讷恩素珠克图盟

乌讷恩素珠克图盟

清代蒙古诸盟之一。一译乌讷恩苏珠克图盟。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之裔。初部众驻牧于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乾隆三十六年(1771),因不满沙皇俄国的掠夺和压迫,其汗渥巴锡率众自俄东返,驻牧于和布克赛尔(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及喀喇沙尔(今焉耆)等地,号旧土尔扈特部。所部分东、西、南、北4乌纳恩素珠克图盟。东路盟在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城西南,牧地跨济尔噶朗河;置2札萨克,有郡王1员、贝子1员、佐领7员;归库尔喀喇乌苏大臣管辖。南路盟在喀喇沙尔北,游牧于天山南面之珠勒都斯山场(今和静县西北);分4旗,有汗、贝子、辅国公、头等台吉各1,佐领54;由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兼辖。西路盟在伊犁东,游牧于天山北晶河(今精河县境)东面,置1旗,有贝勒1员,佐领4员;归伊犁将军节制。北路盟驻牧于塔尔巴哈台(今塔城)东之和布克赛尔一带;置3旗,有亲王、辅国公、公品级头等台吉、公职衔各1,佐领15;归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管辖。今为新疆蒙古族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 拖雷伊金神像

    成吉思汗幼子拖雷遗像。原供奉于鄂尔多斯杭锦、鄂托克二旗交界处的七眼井地方。因土地被开垦而移于一顶大帐幕中,除神像(画像)外,尚供有包银的匣子两个,后遭抡劫和火灾。解放前二年又搭一外套黄缎顶棚的帐幕以供

  • 必里公之乱

    元代吐蕃地区事件。一称止贡寺之乱。“必里公”一作“速儿军”,元代对藏语“止贡”的汉译。自藏传佛教帕竹噶举教派高僧仁钦贝(1143—1217)于藏历土猪年(南宋淳熙六年,1179)在必里公地区(今西藏拉

  • 耶律释鲁

    见“释鲁”(2259页)。

  • 和硕特东上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巴汗俄尔札萨克旗、巴颜诺尔札萨克旗。康熙三十六年(1697),和硕特台吉巴延阿布该阿玉什季子扎布率众归清。雍正三年(1725),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1佐领。归西宁办事大

  • 巴尔堪

    1636——1680清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郑亲王※济尔哈朗第四子。顺治十一年(1654)底,封三等辅国将军。康熙十三年(1674),三藩叛,命署副都统率蒙古兵赴江宁镇压。八月耿精忠由铙州犯徽州,

  • 纥石烈德

    ?—1221金大臣。字广之。真定路(治今河北正定县)山春猛安人。女真族。纥石烈氏。明昌二年(1191)进士。由南京教授,累迁为肇州防御使。贞祐二年(1214),肇州升为武兴军节度,为节度使宣抚司署都提

  • 施蛮

    古族名。属乌蛮系统。始见于《云南志》(即《蛮书》)。在云南铁桥城(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塔城)西北之大施赕、小施赕、剑寻赕(均在今云南维西县境)等地。以畜牧业为主,兼事农业、手工业。男以缯布为缦

  • 恒瑞

    ?—1801清宗室、将领。正白旗人。姓爱新觉罗氏。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闲散宗室授三等侍卫。升头等侍卫。四十一年(1776),以副都统衔赴西藏办事。五十一年(1786),改福州将军。次年,率驻防

  • 川边

    旧特别区名。界於四川、西藏之间,东起打箭炉(今康定),西至丹达山,南接云南,北连青海。自英国侵略西藏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设督办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充任,统辖四川打箭炉厅及其所属各土司和昌都

  • 失儿古额秃

    见“述律哥图”(13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