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乞乞仲象

乞乞仲象

?—约697

唐代营州(今辽宁朝阳市)地区粟末靺鞨酋长。渤海始祖大祚荣父(一说与大祚荣为一人)。亦称“大舍利乞乞仲象”或“舍利乞乞仲象”。“大舍利”,契丹官名(一说“”是姓,“舍利”为官名),其子祚荣建国后,遂以“”为姓。因不堪唐营州都督赵翙欺压,随契丹首领李尽忠于万岁通天元年(696)举兵杀赵翙。遭唐军镇压,遂与另一靺鞨首领乞四比羽各率众渡今辽河东逃。唐武后为促两人归顺,以共击李尽忠,封比羽为许国公,封其为震国公。比羽不受命,被唐军追斩;仲象在亡奔中亦死。子祚荣代统其众,旋又并比羽余部,于圣历元年(698)在以今吉林省敦化县为中心的牡丹江中上游一带,建立震国(后改渤海国)。

猜你喜欢

  • 十姓回纥

    古代回纥人关于其先世社会的历史传说。与九姓回纥并列。据波斯历史学家拉施特编写的《史集》第三编“畏兀儿部落”所载:哈剌和林附近有两座山,一座名为不黑刺秃一不思鲁里,一座名为兀失浑-鲁黑-腾里木。两山之间

  • 平古田大功碑

    碑刻。明隆庆五年(1571)立。张翀撰。记明军杀壮族农民、掠牛马器械等情况。为研究壮族史韦银豹起义事件的实物资料。原碑下落不明。其文载于(光绪)《永宁州志·艺文篇》。

  • 丘富

    ?—1561明代移居土默特的白莲教首领。号丘老祖,蒙古名一克喇把(大和尚、老祖之意)。汉族。大同左卫(今山西左云)人。嘉靖三十年(1551),因反明失败遭通缉,与其弟丘仝及萧芹等率一批白莲教徒出塞投东

  • 对音库尔呼图克图三世

    1838—1854清代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内蒙古乌拉特旗广觉寺活佛。幼名丹增热西。蒙古族。道光十六年(1836)对音库尔呼图克图二世圆寂,二十四年(1844)春,由广觉寺主事喇嘛寻访到两名转世幼童

  • 茂特色布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莫啻色卜伯克、莫提色布伯克、摩提色布伯克。维吾尔语。职司管理经典,整饬教务,不参与民事。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

  • 夸兰大

    满语音译。亦作夸兰达。清初执行某一军事任务时所委任的临时带兵官。授纛。其衔相当于甲喇章京(参领),但待遇则不如;时人也以此名尊称“库主事”(文职正六品)。满语“夸兰”,原喻指“军营”、“庭院”或“库场

  • 小宛

    西域古国名。王治扜零城(今新疆且末县境)。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150,口1050,兵200。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都尉各一人辅政。居民从事农牧业。能制兵器,宣帝神爵三年(前59)

  • 协济户

    元初北方户类之一。指协同全科户(科取全部赋税的户)承担赋税,起补充调剂税收作用的人户。所纳税额比照全科户减半征收。主要是漏籍(括户时未登记被查出登籍的)、老弱、析居等户。因缺少丁力产业,故免全科。至元

  • 敦多布多尔济

    ?—1743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多罗郡王噶勒丹多尔济长子。康熙三十一年(1692)父死,袭札萨克多罗郡王。三十四年(1695),赴京朝贡,赐冠服、银币

  • 万年历

    元代西域天文学家扎马鲁丁编制的历法。又称《回回历》。忽必烈即位前曾征召“回回为星学者”,扎马鲁丁等应召东来。中统年间(1260—1264),朝廷设立西域星历之司,由扎马鲁丁主持。至元四年(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