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京旗

京旗

清代驻守北京的八旗满洲、蒙古、汉军的俗称。共为24旗,原称24固山。顺治元年(1644),从征入关的八旗官兵,先后集中于都城北京,以紫禁城为中心,分旗镇守四方,据五行(即水、火、木、金、土)相胜传统说,令两黄旗居北,两白旗居东,两红旗居西,两蓝旗居南,是为京师八旗朝拱帝居的雄伟形势。制以行军旗色而定官兵旗籍,以一旗比拟一省,一佐领比拟一县,凡旗人莫不以所在旗发及佐领视为籍贯。又从京旗各佐领内拨派兵丁驻防各省,凡外任旗员进京,咸称回旗或归旗,皆视北京为乡土。游牧蒙古各盟旗,皆视京旗为“内八旗”;而※内务府三旗又以视为“外八旗”。京旗官兵备受制度的严格约束,不使与汉民杂居,不事农工商贾,生计惟靠俸饷、赏赉及其份内旗地租息等。承平日长,从武懈怠而流于奢佚。渐至生计日艰,与清王朝盛衰相系。

猜你喜欢

  • 白勒库达

    解放前新疆柯尔克孜族婚俗。柯尔克孜语音译,意为“母胎订婚”。类似内地的指腹婚。据说此种形式渊源于玛纳斯。一般发生于关系较好的家族或亲戚之间,希望亲上加亲。婚配概由父母及氏族首领包办。解放后渐被淘汰。

  • 十三条质疑

    内蒙古伊克昭盟七旗王公反对外蒙古“独立”的檄文。1911年,沙俄策动外蒙古封建主宣布“独立”,遭到蒙古族各阶层的普遍反对。伊盟盟长阿拉宾巴雅尔、副盟长阿拉坦呼雅克图,拒绝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伪政府

  • 右江镇安军民安抚司

    南宋置羁縻土司名。世袭土官为壮族岑氏。治所在今德保县,属右江道。元为镇安路溪峒安抚司,明清为镇安府,改设流官知府。为壮族地区设土司之始。

  • 前秦太宗

    见“苻登”(1342页)。

  • 答力台

    见“答里台”(2239页)。

  • 当户

    匈奴官名。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时始设置。汉代为中下级带兵官,隶属匈奴二十四个“万骑长”。地位不固定,依部众多寡确定权力大小及次第高下,匈奴又有※大当户之职。晋代,则有左当户、右当户之分

  • 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

    见“散毛宣抚司”(2169页)。

  • 中国西北古族名。自称盍稚。关于其族源,主要有两说:一说氐、羌同源而异派,认为殷周时,氐族尚未从羌人中分化出来,甲骨文虽有“氐”字,但含“絜带”、“征发”之意,并非族称,春秋战国时,始作为族称;一说氐、

  • 泰定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年号。1324—1328年,凡5年。

  • 台江县

    县名。位于贵州东南部。为苗族聚居区。唐时置陁隆县,隶应州。宋属绍庆府所领诸羁縻州东部地区。元为思州安抚司与新添葛蛮安抚司交错地带。明始称台拱寨。清雍正十一年(1733),置台拱厅。民国三年(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