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兀良哈台

兀良哈台

①(1201—1272)蒙古国大将。又译兀良合台、兀良合歹、兀良合带。兀良哈氏。开国功臣※速不台子。初侍从成吉思汗孙蒙哥,掌宿卫事。太宗五年(1233),随汗子贵由征辽东蒲鲜万奴。七年,从拔都西征,破钦察、阿速、斡罗思,深入孛烈儿(今波兰)、捏迷思(今德意志)等国。定宗后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附和拔都,力主拥戴蒙哥即汗位。宪宗二年(1252),副汗弟忽必烈统军南征。次年,分兵三路,统西路军渡金沙江,入察罕章(即白蛮),与忽必烈中路军会合,占大理城。后受命留镇云南,取善阐(今昆明)等城,俘大理国主段兴智,两年中先后平大理5城、8府、4郡及察罕章、合刺章(乌蛮)等37部。六年,奉命攻南宋四川州县,于马湖江败宋将张都统5万兵,夺取船只200艘,继进军嘉定、重庆,抵合州。次年,以功加封都元帅,还镇大理。冬进军安南,迫降安南王。八年,奉诏回师北上,配合蒙哥汗、忽必烈二路军围攻南宋,连下贵州、象州,入静江府,破辰州、沅州,直抵潭州(今长沙),大小13战,杀敌数万。中统元年(1260),返开平(后改称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解兵权,以其弟阔阔带代之。仁宗延祐(1314—1321)初,追封河南王。 ②见“悟良哈台”(1926页)。

猜你喜欢

  • 恩龄

    ?—1866清中叶官员。满洲正红旗人。姓哈达瓜尔佳氏,字楚湘、述园、知园。由兵部笔帖式历官淮安府知府,升淮阳兵备道兼理河务。道光二十三年(1843),因病回旗。著有《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家谱》和《知

  • 黑龙江城

    地名。位于黑龙江右岸,在齐齐哈尔城东北850里,即今黑龙江爱辉县南老城(瑷珲)。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置。初“植木城”,周千步,4门,环城有重壕。移黑龙江将军驻守。二十九年,将军移驻黑尔根(今黑龙

  • 浑镐

    唐朝官员。铁勒浑部人。唐检校司徒兼中书令※浑瑊次子。谦谨、喜交文士。初为邓、唐二州刺史。唐宪宗元和(806—820)中,以延州沙陀部为边吏凌虐,特受命署延州刺史。迁检校右散骑常侍、义武军节度副使,以讨

  • 君长

    古代中原人对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的习称。古史有关四裔记载多用之。《三国志·挹娄传》:“无大君长,邑落各有大人”。《旧唐书·室韦传》:“其国无大君长,有大首领十七人,并号‘莫贺弗’”。《续通典》记辽代的铁骊

  • 莫护跋

    三国时鲜卑慕容氏首领。前燕国君※慕容皝高祖。魏初,率部自北方入居辽西,依附于魏,从宣王司马懿破公孙氏,因功封率义王。以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为中心建政权。慕燕代之步摇冠,遂敛发袭冠,一说因故被诸部

  • 建弘

    西秦太祖文昭王乞伏炽磐年号。420—428年,凡9年。

  • 纽布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亦作巴核、穆戈。珞巴族巫师被认为是人和鬼神之间的特殊“使者”。以祭祀或驱赶※鸟佑(鬼魂)、卜卦、施行巫术等方式,为人祛危求安、免灾招福。非世袭。一般由神经失常或患重病之男女在

  • 卫拉特

    蒙古族一支,漠西蒙古诸部总称。蒙古族oirad的汉译,蒙元时期译为斡亦刺、外剌、外剌歹,明代译为瓦剌,清代译为卫拉特等。汉语“亲近”之意,常引申为“近亲者”、“邻近者”、“同盟者”。一说意为“林木中百

  • 于寔

    ?—581西魏、北周大臣。字宾实。河南洛阳人。鲜卑于氏(原为万忸于氏)。燕国公、大宗伯※于谨之子。初入宇文泰幕府,从征潼关、破迥洛城。大统三年(537),随泰复弘农,战沙苑,以功封万年县子,授主衣都统

  • 东

    《后汉书》等《传》中“”的别称。因来源于先秦北方貊族,古籍常单称“”;为避与先秦文献中的“”混淆,故有是称。名称含义,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