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朝

元朝

中国古代王朝名。蒙古族乞颜、孛儿只斤氏贵族所建。金泰和六年(1206),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领兵南下、西征,开疆拓土。灭西辽、西夏,征服金朝大半领土。成吉思汗死后,汗位继传窝阔台(太宗)、贵由(定宗)、蒙哥(宪宗),继续扩张,先后灭金,平大理,将吐蕃收归治下。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世祖)于开平(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20里闪电河北岸)即位,大力“鼎故革新”,任用汉地士人,推行汉法,改革旧制,以开平为上都,燕京(今北京)为中都,将政治中心南移。至元八年(1271)十一月,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义,正式建国号为大元。(亦有史学者将自成吉思汗建国起,都泛称为元朝。)次年,将中都易名大都,定为国都(上都为夏都)。中统、至元之初,忽必烈博采汉族士大夫建议,遵循中原传统制度,同时采取措施充分保障蒙古贵族的权益。至元十六年(1279),灭南宋,完成全国统一。疆域空前辽阔,东起沿海,西北至今新疆,西南至今西藏、云南,北至西伯利亚,南达南海,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全国被划分为辽阳、岭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湖广、江西、江浙、河南、征东等十一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此外,邻近国都部分,包括大都等29路9州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吐蕃、畏兀儿地区,分别归宣政院、大都护府统理。忽必烈时,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项制度均有创置,大体奠定了有元一代典章制度的规模。元代水陆交通发达,驿站“星罗棋布,脉络相通”,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东西文化的交流。元代文化与科学技术均有发展,成就突出。忽必烈后期,嗜利黩武,国力始衰。忽必烈之后,朝廷腐败,统治者争权夺利,发生南坡之变、两都之战等统治集团内讧。加之赋敛苛繁、财政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统治基础日见动摇。顺帝妥懽贴睦尔即位后,国事日非。至正十一年(1351),爆发红巾军大起义,元朝在全国各地统治遭到重创,陷于风雨飘摇之中。至正二十八年(1368)八月,徐达率北伐明军攻入大都,顺帝北逃塞外,元朝中央政权灭亡。自成吉思汗建国起,凡11帝,163年;自世祖定国号起,凡11帝,98年。顺帝后人长期据有漠北,仍用元朝国号,史称北元。明建文四年(1402),坤帖木儿汗为鬼力赤所杀,始去国号,称鞑靼。

附:元朝诸帝世系

猜你喜欢

  • 中书令

    ①官名。汉代始置,行于曹魏,南北朝、隋、唐、辽、夏、金沿之。蒙古国时期,必阇赤(掌文书者)长或号中书令。太宗三年(1231),为适应对中原汉地统治的需要,将必阇赤机构称为中书省,必阇赤长耶律楚材称中书

  • 荒扎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甘孜藏区德格地区对较低一级贵族的称谓。汉称“小头人”。因战功、治绩或受土司殊遇从下级行政人员中超擢。土司封赐给一定的土地,每年需向土司纳贡赋,贡赋的多少视经济状况而定。主要担任“班假

  • 桂林甄皮岩人

    壮族地区原始人化石。1965年发现,1973年清理发掘。因位于桂林南郊独山甄皮岩洞穴而得名。内有30余具人类骨骼,保存完整。对其中的14具骨骼进行观察和测定,证明其和※“柳江人”有继承关系,同属南方蒙

  • 库真

    即“库合真”(1109页)。

  • 扎敦卫

    见“扎童卫”(193页)。

  • 西汉金山国

    唐末河西地区地方政权。 “西汉”,意为西部汉人;“金山”,又名金鞍山,在敦煌西南,即今甘、青、新三省交界处之阿尔金山。唐哀帝天祐二年(905,一说三年),归义军节度使张承奉(即张奉)所建。奉自称“白衣

  • 闲散宗室

    清※宗室中无爵位者的称谓。乾隆八年(1743)定:亲王妾媵之子,考授三等辅国将军,贝勒、贝子妾滕之子,考授奉恩将军;亲王以及贝子诸爵,其“妾婢”所生之子,皆不予授封,俱为闲散宗室。十三年(1748),

  • 萧温

    ?—935即辽朝第二代皇帝辽太宗之靖安皇后。契丹族。为辽太祖淳钦皇后※述律平侄女。史称其聪慧洁素。耶律德光即位前于天赞元年(922)纳为妃。深得宠顾,军旅田猎皆偕之同行。天显二年(927)十一月,德光

  • 三屯河卫

    见“撒秃河卫”(2495页)。

  • 临河县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县长王文墀纂修。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线装。上中下3卷。上卷序文、凡例、目录、题名、图、表、纪略;中卷纪略、垦务沿革、赋税、水利、教育、商业、交通、风土习惯、户口、召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