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准噶尔汗国史

准噶尔汗国史

书名。(前苏联)兹拉特金著。1964年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导言和正文两部分。导言介绍和评述俄国和西方学者在准噶尔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扼要介绍了汉文、蒙文、俄文等的准噶尔史料。正文分6章:“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前半叶的西蒙古”、“准噶尔汗国形成的历史前题”、“十七世纪前半叶末期、后半叶初期的准噶尔汗国”、“1688年的喀尔喀一卫拉特战争、准噶尔汗国与清帝国、1690—1697年的战争”、“全盛时期的准噶尔汗国”、“准噶尔汗国的覆灭”。系统地阐述了准噶尔部政权的产生、发展及其消亡过程。是中外学术界关于准噶尔历史的第一部专著。书中引用了大量俄国档案文献,为推进准噶尔史研究起了有益的作用。由于作者严重的沙文主义倾向,加以未能充分利用汉文资料,特别是中国档案资料,在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上,不免流于主观臆断等错误。是书已由马曼丽汉译。1980年由商务印书馆刊行。

猜你喜欢

  • 克伯速檀

    参见“羽奴思”(939页)。

  • 迺令思聪

    西夏大臣。党项羌族。夏桓宗(1193—1206)时官居殿前太尉。天庆五年(1198),受遣与枢密直学士杨德先赴金朝谢横赐。十二年(1205)九月,复与知中兴府通判刘俊德赴金朝谢横赐。

  • 三果洛

    清代西宁果洛土官辖区藏族三支系的俗称。清代西宁果洛藏族归土官统治,分上、中、下三部。其中昂欠本部落为上部(内分昂欠曲多、昂欠曲麦两部),主要分布在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和玛沁县;阿什姜本部落为中部

  • 曾活动在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额河下游及察隅河上游的一支古老居民。擅农事和射猎。讲自己的土语。约在19世纪上半叶,其首领司那热布颠率众与藏族发生激战,终因失败而迁走他地。至今当地还有据称是烔人留下的梯田、

  • 海凤阁

    1906—1942八路军干部、烈士。河南睢县人。回族。幼家贫。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小学,任小学教员。1928年夏,考入冯玉祥创办的开封无线电专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鹿钟麟部从事电台工作。后编入冯玉祥国民革

  • 沙忽带

    金代女真语。“舟”、“船”之意。女真族源于肃慎,该族在汉晋时称挹娄,经常在夏季“乘船寇盗、邻国患之”。按此,此词在女真语中出现当在东汉时期或更早。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命名者。

  • 赛兰

    见“白水城”(599页)。

  • 盖葛牟城

    即“盖牟城”(2124页)。

  • 张松协定

    1935年8月,日本张家口特务机关长松井源之助和察北保安队长张允荣达成的扩大日本侵略范围的协定。该协定强行将※《秦(德纯)土(肥原)协定》所规定之日人活动范围扩展到察哈尔、绥远两省境内长城一线,并决定

  • 牙葛直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牙葛直为辽景宗※彰愍宫下之一抹里。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一抹里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