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吉囊

吉囊

①(1506—1542)明代蒙古右翼济农(亲王)。小名库蔑里,尊称衮必里克墨尔根,明朝人以其尊称(墨尔根)、封号(济农)译作麦力艮吉囊、己宁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孙,右翼济农※巴尔斯博罗特长子。正德十四年(1519),父卒,嗣济农位,领右翼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三万户,驻帐于鄂尔多斯,游牧于黄河河套及以西地区。嘉靖(1522—1566)初,右翼势力日盛,率弟俺答、昆都力哈(老把都)等东征西讨,雄冠诸部,不受左翼大汗节制。嘉靖三年至十七年(1524—1538),4次率兵攻打兀良哈万户,最后将其征服。嘉靖十一年(1532)和十三年(1534),两征青海,大败原右翼异姓领主亦不刺和卜儿孩,吞并其众。十二年,率兵入援大同明哗变军卒,并将逃亡的变兵引入蒙古。屡率精骑入掠明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等地,给明朝造成严重威胁。曾要求同明朝通贡互市,被拒。晚年放纵酒色,不理军政,大权落在俺答手中。卒后,子吉能继位,右翼三万户被俺答控制,济农势力日衰,内部支系增多。 ②“济农”的异译(1737页)。

猜你喜欢

  • 咏僮俗

    描写壮族风俗的诗篇。5首。唐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撰;一说明桑悦(字民,江苏常熟人)撰。内容专载柳州壮族风俗习惯:其一写壮族青年男女抛绣球、鸡卜、传木刻;其二写

  • 众部族军

    见“部族军”(1905页)。

  • 彝语音译。意为被抢来或买来的汉族人。系辱蔑之词。解放前,在四川凉山金阳等彝族地区的一种奴隶。等级地位同于※呷西,没有任何自由,可被主子随意买卖或屠杀,隶属于※节伙、※布尔杂补等。民主改革后,等级制度被

  • 怀仁可汗

    ?—747唐代回纥汗国创立者。药罗葛氏。※护翰子。名骨力裴罗,又作逸标苾叶护。原臣属于后突厥汗国。天宝元年(742)、三年(744),乘后突厥内乱,率回纥九姓部众出兵击破乌苏米施可汗和拔悉密部颉跌伊施

  • 阿勒根没都鲁

    1070—1142金初将领。上京(今黑龙江阿城)纳邻河人。后徙咸平路梅黑河。女真族。阿勒根氏。勇毅善射。金初,领谋克、猛安,随军伐辽,每战皆克。皇统元年(1141),以功擢宣威将军。翌年,授同知通远军

  • 白鹿原

    地名。在今陕西兰田县西灞、浐二水之间,北至灞岸,南连秦岭,东西15里,南北40里。亦称霸陵源。东晋穆帝永和十年(354),前秦丞相苻雄等击败东晋桓温军于此。

  • 端罩

    清代满汉官员礼服之一。为皇帝及文官三品、武官二品及一、二、三等侍卫所专用的一种皮服。起源较早,《满文老档·太祖朝》中已有记载。形式类似补服,无领、平袖、对襟,皮毛朝外,衣长至膝,左右各垂两条带子,下端

  •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元代宣政院所辖地方官署名。简称“乌思藏宣慰使”。“乌思”指前藏;“藏”指后藏;“纳里速古鲁孙”意为阿里三路。相当今西藏地区。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管理全国佛教

  • 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

    见“散毛宣抚司”(2169页)。

  • 乌日莫

    见“奶皮子” (6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