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启心郎

启心郎

职官名。类似顾问。清初随各部院而设,备充议事之需。秩四品。天聪五年(1631),仿明制,清太宗皇太极始设吏、礼、户、兵、刑、工6部,各设满、蒙、汉承政、参政,各以贝勒1人主管部务,其下各置此职以佐之。崇德三年(1638),增定各部启心郎满洲1员、汉人2员。理藩院、都察院所置,亦与此相仿。皇太极曾谕:“启心郎不得干预部事,但坐于各贝勒之后,倘有差谬,则启其心”;又谕:“诸贝勒若有过,即当明谏,勿退有后言”(王先谦《东华录》天聪八)。此职,为启发、匡正当事贝勒的言行而设。一说,备充满、汉语口译。顺治十五年(1658),部院此职悉裁,惟留宗人府所设觉罗启心郎1员、汉启心郎2员。康熙十二年(1673),悉裁。

猜你喜欢

  • 马继龙

    明代诗人。字云卿,号梅樵。云南永昌(今保山县)人。回族。嘉靖二十五年(1546)中举。官至南京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半世仕途,很不得意。工诗,时有苍凉沉郁之作。其诗情丽隐成,风流跌宕,语言清新凝炼,时人评

  • 八部帅

    北魏初期官名。天兴元年(398)八月,制定京邑,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极阴馆,北尽参合,为畿内之田,其外四方四维各置一帅以监之,统称“八部帅”(《资治通鉴》作“八部师”)为武秩。由宗室八姓子孙担任。诸

  • 咬丁

    见“麻达”(2097页)。

  •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寺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旧城北门外。相传建于明初。实建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经乾隆、同治、光绪、民国年间多次重修和扩建。占地4000平方米。寺正门除阿拉伯文题名外,还悬有

  • 喀喇乌苏

    参见“那曲”(927页)。

  • 李光先

    ?—1593明朝东府第七代土司。青海民和(一说西宁)人,土族。※李南哥七世孙,李崇文子。明嘉靖四十年(1561),袭指挥使职。万历十一年(1583)中武进士,升锦衣卫正堂。次年任南镇抚司佥事。十九年(

  • 觉罗伊桑阿

    蒙古名医。精通正骨。乾隆(1736—1795)中,以正骨起家,至钜富。被选隶上驷院。门徒甚众,其授徒法与众颇异,将笔管削为数段,令徒众包以纸,用手摩挲,使其节节皆结合,如未断,依法接骨,皆奏效。曾屡为

  • 班垫顿柱之乱

    同治十年(1871)甘丹寺堪布班垫顿柱勾结该寺喇嘛阿丹及札萨克喇嘛扎克巴协念等,谋令诺门罕辞退协理商上事务,谋夺商上大权,并密谋杀害原噶伦彭错策旺夺结父子等6人,为哲蚌寺喇嘛告发,畏罪潜回甘丹寺。噶伦

  • 江格尔

    书名。卫拉特蒙古民间长篇英雄史诗。亦作《江嘎尔传》。与《格斯尔》、《玛纳斯》被称为我国游牧民族三大史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学遗产。一般认为其某些篇章产生于原始公社末期或阶级社会初期阶段,最初在“林木中

  • 刹勤明慧海

    明代藏传佛教(喇嘛教)萨迦派大师。藏族。原为扎什伦布寺格鲁派僧人,后转修萨迦派教法,集各派之大成,创立刹勤派。三世和五世达赖喇嘛都曾学过刹勤派之教法。刹勤派的十三种金法及四面摩诃哥罗法等曾在格鲁派中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