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唐征高丽

唐征高丽

唐对高丽的多次用兵。始于贞观十八年(644),经太宗、高宗两朝,前后持续凡25年。隋亡唐兴,唐高祖下诏与高丽“修好”,一度改变隋与高丽交恶20年的局面。及唐太宗继位,于贞观五年(631)派人前往高丽收埋隋时战亡骸骨,毁高丽所立京观。十六年(642),高丽西部大臣盖苏文杀高丽王建武及诸大臣近百人,立建武弟之子高藏为王,自立为莫离支(比唐兵部尚书兼中书令)。太宗对建武之死颇恻然,又以新罗连年遣使告急,诉高丽之侵逼,太宗于十七年遣使谕令高丽勿攻新罗。以盖苏文拒从,十八年十一月,太宗亲率军出征,以李绩为辽东道行军总管,张亮为平壤道行军总管,统军10万伐高丽。次年四月,李绩渡辽河攻盖牟城(故址在今辽宁抚顺市劳动公园);五月,张亮副将程名振拔沙卑城(在今辽宁金县境);九月,以辽东仓储无几,士卒寒冻回师。是役,主战场在辽东,唐军虽攻克盖牟、辽东(故址为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区)、白崖(在辽阳市东北山上)、安市(今辽宁海城县东南营城子)等城,徙其民约7万入唐境,俘南、北傉萨高延寿和高惠贞,但唐军亦死伤甚众。贞观二十一年(647)三月,太宗令牛进达、李绩分水陆两路再征高丽。李绩军至南苏(故址在今辽宁省境苏子河与浑河合流处)、木底(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木奇镇)等城,年底师还。次年第三次出征,以水军渡海入鸭绿江,进围泊汋城(故址在今辽宁境内之蒲石河入鸭绿江处),值太宗崩,无功还师。高宗即位,先后于永徽六年(655)、龙朔元年(661)多次调兵遣将往征。乾封元年(666)六月,盖苏文死,子男生代为莫离支,另二子男建、男产各树朋党攻男生。男生被迫由平壤走据国内城(故址在今吉林省集安县城),派子献诚入唐求救,唐令契苾何力率兵接应之,男生率师相会,唐即封其为玄菟郡公。十一月(一作十月),高宗命李绩等将兵征高丽。次年二月,渡辽河至高丽西境重镇新城(今辽宁抚顺市北高尔山山城)。总章元年(668)二月,拔扶余等30余城,在薛贺水(今辽宁丹东市西南之赵家河),破高丽兵5万,遂移营于平壤城南。男建频派兵出战,皆败。男建之大将、捉兵总管僧信诚密遣人通绩,愿开城门为内应。九月(一作十一月)绩军入城,俘高丽王高藏及男生等,境内皆降。十二月,绩押俘获还至长安。高宗以高藏政不由己,授其为司平太常伯,流放男建于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县)。又将高丽区域分置9都督府、州42,县100,置安东都护府以统之。

猜你喜欢

  • 典属国

    官名。秦时始置。西汉沿置。主司少数民族事务。成帝(前33—前7年在位)时为大鸿胪属官。北魏时复置。后废。

  • 镇南关

    中国南疆壮族地区重要关口。古称“鸡陵关”。明永乐五年(1407)改称“镇夷关”,亦称“大南关”、“南关”、“界首关”。明末称“镇南关”。1953年改为“睦南关”。1965年改为友谊关。位于广西中越边界

  • 乌什起义

    清代乾隆年间新疆维吾尔族农民起义。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统一西北地区后,为加强对天山南北的统治,于当地置屯田、建立军府制度,派伊犁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分别统兵驻伊

  • 阻午可汗

    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名迪辇俎里,又作迪辇祖里、迪辇组里。唐赐名李怀秀,又作李怀节。属遥辇氏族。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在部落联盟军事首领涅里操持下,名义上经众部选举为联盟首领,依突厥例称“可汗

  • 奥喜县

    即“粤喜县”(2255页)。

  • 思州宣慰司

    土司名。元置。至元十二年(1275),思州安抚田景贤内附,以其地置军民安抚司,治所在龙泉(今贵州凤冈县)。十八年(1281),改为宣慰司,兼管内安抚使。二十一年(1284),改隶顺元等路宣抚使司,复降

  • 史二官

    明代蒙古兀良哈三卫属部首领。简称史二。蒙古族。原驻牧于宣府(今河北宣化)塞外,与东蒙古右翼土默特部俺答汗长子辛爱黄台吉为邻,互相仇杀。嘉靖(1522—1566)中,率部投明朝,被安置于龙门所(在今河北

  • 比力麻亥

    撒拉语音译,汉语称“油搅团”。撒拉族传统食品。流行于青海循化、甘肃大河家等地。制法:锅中放少许水,烧开后撒面入锅,同时将食油倒入,用筷子搅动,待面和油熟透,闻到香味后,盛入碗中,即成。用以款待贵宾和孕

  • 慕容策

    386—398十六国时期后燕太子。字道符。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后燕国君※慕容垂之孙,※慕容宝少子。封濮阳公。后燕永康元年(396),父慕容宝嗣位后,背慕容垂临终遣诏,舍庶子慕容会

  • 五八山只台吉

    见“乌巴繖察青台吉”(3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