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噶伦

噶伦

原西藏地方政府主管官员。藏语音译。又译噶布伦,尊称为协卜拜和萨旺。※拉藏汗执政时已设,多由大贵族充任。清乾隆十六年(1751),废西藏郡王掌政制,设噶厦政府,任命噶伦4人(3俗1僧)主持之。其中设首席噶伦1人。初任无定期,多世袭。秉承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意旨,总理全藏谷、刑名、兵马及官员升迁等。依清制定为三品官,颁噶厦之“德吉玛”印章,以发布政令。初授札萨克衔,后废。岁由理藩院支俸银、俸缎,任期内达赖喇嘛所赐之房屋、庄田,按规定照内地衙署廉俸例随任交接。职缺由代本、仔本及商卓特巴官员内择优补放,报请中央批准。清末朝政腐败,金钱赎买官职之风亦及于西藏。乾隆五十八年(1793),废喇嘛噶伦,增设代理和协理噶伦。十三世达赖喇嘛掌政时,规定首席噶伦须由僧官充任。其在政治、经济、宗教各方面应遵守之职责,《酌定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和《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内均分别作有规定。1959年废除。

猜你喜欢

  • 大虫江

    见“佟佳江”(1095页)。

  • 齐万年

    ?—约299西晋末年陕西各族人民起义首领、关中氐帅。晋元康六年(296),匈奴郝度元率冯翊(今陕西大荔)、北地(今陕西耀县)马兰羌、卢水胡部落起兵反晋。秦、雍一带氐、羌纷纷响应,万年以氐帅被众推为帝,

  • 陀满

    即“駞满”(1554页)。

  • 民族主义

    ①以本民族利益为主要出发点来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作用。封建社会的统治民族以本民族利益为至高无上的利益,以民族主义思想为指针,对异民族实行民族压迫。资产阶级革命在反对封建

  • 红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20世纪初,首次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发现。其社会发展阶段处于原始社会中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距今约五、六千年。发掘的房址为长方形和方形的地穴式建筑,发现的陶窑有单定窑和双火膛连空窑两种

  • 东亚清真教育总会

    清末回族民间教育团体。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童琮(又名印琮)在江苏镇江发起组织。原名“东亚穆民教育总会”。受到留日学生的支持,相与磋商,始易今名。三十四年(1908)秋,在镇江穆原学堂召开第一次大

  • 妥懽贴睦尔

    1320—1370元朝末代皇帝。又译妥懽帖木尔、妥懽帖不耳、妥懽帖睦尔、妥欢帖穆尔。蒙古孛儿只斤氏。明宗※和世㻋长子。天历三年(1329),父被文宗图帖睦尔毒害后,于至顺元年(1330)

  • 别庵伯尔

    伊斯兰教徒对穆罕默德的尊称(一说为其别号)。又译别庵拔尔、别谙拔耳、癖颜八儿、派噶木巴尔、擗奄八而。源为波斯语,义为“天使”或“圣裔”。元代回回人赛典赤赡思丁即其裔。相传新疆阿帕克和卓的祖先亦是其后裔

  • 叭真

    1119—1192宋代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第一世※“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景龙金殿国”创建人。傣族。宋淳熙七年(1180,傣历542年),入主勐泐(今云南西双版纳一带),建“景龙金殿国”,

  • 卫苏多仁巴勒谢嘉措

    1807—?清代拉卜楞寺高僧。出生于苏呼·苏如沁地方的康木族。藏族。16岁,入拉卜楞寺经院学习五部大论。道光十年(1830),在祈愿法令上获得降然巴名号。咸丰二年(1852),进行多仁巴学巴的立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