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勒丹达尔札
卫拉特蒙古辉特部台吉。伊克明安氏。清辅国公罗卜藏第五子。雍正九年(1731),因受兄巴济裹胁,潜归准噶尔,驻牧特穆尔图淖尔(前苏联境内伊塞克湖)一带。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抵伊犁,偕兄达什达尔札率众附清。获宥,被遣归牧喀尔喀,授札萨克一等台吉。
卫拉特蒙古辉特部台吉。伊克明安氏。清辅国公罗卜藏第五子。雍正九年(1731),因受兄巴济裹胁,潜归准噶尔,驻牧特穆尔图淖尔(前苏联境内伊塞克湖)一带。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抵伊犁,偕兄达什达尔札率众附清。获宥,被遣归牧喀尔喀,授札萨克一等台吉。
见“全辽文”(830页)。
古族名。又称戎蛮、戎曼。戎人的一支。春秋时居于今河南颍河上游以西,后建国于河南临汝县西南、汝阳县东南,属晋。晋景公十五年(前585),参与晋盟,侵宋。楚平王三年(前526),楚乘其内乱,使然丹诱杀其首
官名。唐伐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之行军建置。永徽元年(650),阿史那贺鲁叛唐,自称沙钵罗可汗,攻庭州,陷金岭城及蒲类县。次年,唐以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为行军大总管,铁勒将领契苾何力副之,率秦、成、岐、雍府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摩琳卫。明置建州卫后,于永乐三年(1405)三月派人到图们江与东海滨一带招抚女真诸部。五月,毛怜等处女真首领把儿逊受招。十一月,偕64人入朝,明廷命设卫,以把儿逊等为
?—451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道武帝※拓跋珪孙,河南王※拓跋曜子。泰常元年(416),其叔河间王拓跋修卒,无子。太平真君元年(440),从兄弟太武帝拓跋焘令其袭修爵为河间王,后改封略阳王。二年,与永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松藩卫,在今四川松潘西北境。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在其地置蜡匝族长官司,任命当地部落首领充长官,管理族部事务。详见“蜡匝簇长官司”(2452页)。
又称※五溪蛮。汉至宋代武陵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分布在武陵郡而得名。古※九黎、※三苗部落后裔,一说※槃瓠蛮后裔。分布在今湖南沅江流域、澧水流域和洞庭湖西北部以及与湖南相邻的黔、鄂、桂部分地区。春秋战国
见“何和理”(1086页)。
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代王※拓跋什翼犍玄孙,都官尚书幹之子。有胆识,善骑射,通诸方语。太武帝时为司卫监,从征柔然,以计胜敌。孝文帝初,赐爵沛郡公,后拜南豫州刺史。计降大胡山蛮,淮南之人相率投附者3千余
蒙文古碑。又称《成吉思汗石》、《移相哥勒石》。蒙古汗国时期成吉思汗弟哈撒儿次子也松格立。是迄今已知刊有最古老蒙古文文献,对研究蒙古族历史、语言文字有极大价值的稀有文物。石高202厘米,宽74厘米,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