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多港起义

多港起义

清代海南岛黎族农民反帝反封建的武装起义。光绪年间(1875—1908),崖州多港峒(今乐东县大安)一带黎人饱尝汉族官吏、地主、奸商和本民族上层的剥削和奴役。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其宗教势力也深入至这一地区,并与当地官府勾结,纵容“教民”利用放高利贷胡作非为,黎人稍有反抗,便被抓到城里关押、拷打,黎人恨之入骨。光绪二十二年(1896),作恶多端的美国基督教堂爪牙陈庆昌(汉族)到黎村索债,强拉欠债人牛只,被愤怒群众当场击毙。美国传教士冶基善向崖州告状,趁机勒索。知州李怀清奴颜卑膝,令永乐把总何秉钺兴师问罪。二十三年冬,以吕那改为首聚集多港、多涧黎族农民4千余人,一举攻破乐安城。把总何秉钺仓惶从北门逃窜。邻近各峒黎人闻风附从。起义群众乘胜进攻九所、黄流和崖城,“州西大震”,“烽火涨天”。知州李怀清调五营清兵(约千余人)配备洋枪、火炮等武装往多港镇压,遭义军顽强抗击,屡攻不下,后退兵崖城,并以失守城池之罪把何秉钺处决。黎族群众于险阻处构筑坚固栏栅,与清军坚持斗争3年之久。最后迫使地方官府让步,把黎人欠高利贷者之债一笔勾销,并答应官府日后不向黎人随意摊派,使事态得以暂时平息。

猜你喜欢

  • 勘箭仪

    又作“勘契仪”。契丹宫中礼仪。皇帝车驾远归,閤门使持雄箭,勘箭官持雌箭,比较相合,而后入宫。其仪甚隆,皇帝乘玉辂,至内门,北南臣僚于辂前对班立。勘箭官立门中,东上閤门使诣车前,立车左方,勘箭官揖进,至

  • 笔写气

    即“笔写契”(1883页)。

  • 吹河

    见“碎叶水”(2351页)。

  • 忽汗州

    “忽汗州都督府”的简称(1491页)。

  • 零昌

    ?—117东汉时先零羌别部首领。※滇零之子。永初元年(107),随父参加西羌起义。次年,父在北地郡自称天子,率诸羌进攻东汉。元年(112),父死,即天子位,居丁奚城(宁夏灵武)。以年幼,族人狼莫为其计

  • 哥吉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永乐五年(1407)二月,女真首领可成哥等92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野木河等4卫同时设立,以可成哥等为指挥、千百户官。《明实录》载七年(1409)三月设葛林等11卫时,内又

  • 邑主雷惠祖合邑子弥姐显明等造像记

    古碑铭。隋开皇二年(582)立。原地址不详,1927年陕西耀县军人派兵收存,现藏该县文化馆。原未曾著录。1963年马长寿考证后收入其《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一书。题名人数可识者63人,其中羌姓

  • 业老娃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北部藏族地区寺院议仓管家的称谓。每个议仓设若干人,分别管理寺院的金银、牛马、粮食及行政事务。均由温布或囊佐(议仓主持人)委任其亲信充当,3年一换,如没有贪污,可连任。

  • 上禄

    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甘肃西和县东南,属武都郡(治今甘肃西和县南)。为氐族聚居区之一。前仇池国君主杨茂搜(296—317年在位)据有此地。北魏时改为阶陵县。周武帝改为仓泉县。隋大业(605—618)

  • 甘丹颇章

    西藏地方铸造的银币之一。为抵制流通于西藏地方的印度卢比,于道光二十年(1840)开始铸造,流通长达85年。银币正面中央有一八角形图案,背面中央为一花宝盆,上方有日月图案,四周为“扎西达杰”图案。面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