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夷州

夷州

古地名。始见于《后汉书·东夷传》。学者多主张为今之台湾,其居民亦属百越一支。《三国志·孙权传》和《临海水士志》亦有记载。黄龙二年(230),孙权曾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至此。

猜你喜欢

  • 我折黄台吉

    见“阿尔苏博罗特”(1242页)。

  • 福康安

    1755—1796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字瑶林。大学士傅恒之子,清高宗孝贤皇后之侄。乾隆三十五年(1770),由三等侍卫擢头等。后授户部右侍郎、镶黄旗满洲副都统。三十八年(1773),从定西

  • 萧丑奴

    金末投蒙将领。又作石抹丑奴。契丹族。为元中书平章※萧拜住之曾祖。史载其聪明有识,善骑射。金代为古北口屯戍千户。成吉思汗六年(1211),遇蒙军,战败,开关降蒙。入蒙后,奉命追击金将招灯必舍,攻取平、滦

  • 沙全

    元初将领。初名抄儿赤。哈剌鲁氏。随父沙的居河南柳泉(今宜阳县西)。五岁为宋军所俘,年18,留刘整部下。中统二年(1261),随刘整归降蒙古,为管军百户。至元三年(1266),从破宋将夏贵于云顶山。五年

  • 西陲今略

    见“秦边纪略”(1798页)。

  • 札牙笃皇帝

    见“图帖睦尔”(1437页)。

  • 西夏陵邑遗址

    西夏陵园中的建筑遗址。位于陵区的北部。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200米,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为庭院式建筑群,院内有殿堂、厢房等建筑基址。基址上和周围散布着许多西夏时代的琉璃砖瓦和陶瓷碎

  • 杜尔伯特部右翼中右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十八年(1753),汗车凌族弟根敦率众归清。十九年,封札萨克固山贝子,建旗。初驻牧扎克拜达里克(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继迁额克阿喇勒、额尔齐斯。二十三年(1758),定牧于科布

  • 锅圈仡佬

    古族名。又作锅圈苗、锅圈革老。以妇女发型如锅圈得名。此称始见于清代。今统称为※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安顺、大定(今大方县)、平远(今织金县)等地。男子以葛织斜文布为衣。妇女用青布笼发成锅圈状,着短衣、

  • 硕板多

    地名。亦作舒板多、说板多。位东拉冈里岭群山之中,为察木多进藏大道。四山旋绕,二水合襟,危路崎岖。北界三十九族,东北交类乌齐、东接恩达,南临波密、西界嘉黎县。属西藏管辖,派仔仲、第巴掌管黄教,钤束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