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童

安童

①(1248—1293)元朝大臣、政治家。又译安同。蒙古札剌儿氏。※木华黎国王四世孙,※霸突鲁长子。中统元年(1260), 13岁为怯薛长,掌宿卫事。四年,曾劝阻世祖勿杀阿里不哥叛党,以怀服未附者,使千人幸免,深受器重。至元二年(1265),任中书右丞相,食邑4千户。十二年,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随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讨西北诸叛王。十三年(1276,一说十四年),与北平王同被叛王昔里吉劫执,羁留于窝阔台系后王海都所。后诸叛王内讧,于二十一年被释归。复任中书右丞相。二十四年,以忽必烈复立尚书省,起用桑哥为平章政事,恃权擅政,“天下大权尽归尚书”,中书省形同虚设,乃于二十六年被迫辞相,只掌宿卫事。任相期间,处事秉公持重,尊用汉族士大夫,力助忽必烈推行汉法、罢黜庸官,选用良才,与权臣阿合马、卢世荣、桑哥等不法之举作斗争,谏立皇太子,兼中书令,判枢密院事,以加强中央统一管理。大德七年(1303),追谥东平王。有《丞相东平忠宪王碑》以志其功。 ②明朝大臣。蒙古族。初为元朝平章。洪武元年(1368),元军撤出大都后,随帝妥欢帖睦尔退归漠北。十二年(1379),在中兴州的战役中兵败,被俘。获赦,授鞑靼指挥。二十三年(1390),晋刑部尚书,武臣任文职自此始。

猜你喜欢

  • 哈喇哈尔榜

    见“莽武特”(1821页)。

  • 莫贺弗

    ①奚族(又作库莫奚)部落名。为早期五部之一。最早见于《周书》,该书称:“库莫奚,※鲜卑之别种也。其先为※慕容晃所破,窜于松漠之间,后种类渐多,分为五部:一曰※辱纥主,二曰莫贺弗,三曰※契个,四曰※木昆

  • 木忽剌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穆瑚埒河卫。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11卫同时设立,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五合林河流域。

  • 东牟山

    古山名。所指众说不一:一说为今辽宁沈阳市东清太祖努尔哈赤墓(史称福陵,今曰东陵)所在的“天柱山”;或说为今吉林省敦化县城南5公里处之六顶山;有说是该县城西南12.5公里处之城山子山;旧说在今图们江东南

  • 高丽故地

    古高句骊族所居之地。高句骊初居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吉林省浑江和集安县为中心的鸭绿江以西地,后区域逐渐扩大,至东晋末,已有东临日本海,西达辽河,南至朝鲜半岛汉江以北,北到图们江以北及第二松花江地。北齐

  • 蒙古族骑射赛

    蒙古族传统运动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游牧、狩猎民族精于骑射,《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战国初,赵武灵王为防备匈奴南下,改革军制,提倡“胡服骑射”,军威大增。唐代诗人高适《营州歌》

  • 廧咎如

    春秋时赤狄的一支。亦作牆咎如、将咎如。春秋初年,居牧于晋国西北(一说即今山西石楼县北),以黄河为界,居河东,河西居白狄。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被白狄击败,其2女叔隗、季隗被俘,被献与在白狄避难的

  • 五彩袖

    土族语称“秀苏”,意为“花袖衫”。青海互助地区土族民间传统青壮年女服。以两袖由红、黄、绿、蓝、紫五色布或五彩绸套圈做成而得名。相传古代土族妇女勇敢善战,后来逐步转为操持家务,从事农耕生产。为表达对戎马

  • 马以思

    1919—1944近代地质学者。女。祖籍四川成都,回族。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9·18”事变,东北沦陷后随家辗转至四川。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地质学系,入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任练习员。1944年

  • 宗主督护制

    北魏初期一种地方基层治理之制。首从代京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古城)开始,后推行全国。十六国时,黄河流域豪强多据坞壁自守,聚族而居。北魏初期,被整族迁到京畿,河北地区或留居原地。通过计口授田,仍拥有许多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