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尼玛都伦

尼玛都伦

鄂伦春语音译,意为“轮流赠送”。一作尼玛杜兰。鄂伦春人分配生活用猎品的一种方式。因地区不同,以此方式所分的猎品稍有差异。居今内蒙古鄂伦春族自治旗托扎敏努图克和黑龙江省呼玛县境内的,生活用皮张采用此法;住在黑龙江省逊克县境内的,则主要适用于狍子、鹿和犴肉的分配。其方式有两种:一是若三人同猎,甲猎到一只狍子,乙丙无所获,则给乙;乙再猎到,如丙仍未获,则给丙;丙猎到给甲。如此循环往复。若是一人打的多,同猎者皆未打到,最后一份才能归己。二是单独出猎,某猎手打到一只狍子,正在剥皮,被另一个未打着的猎手遇上,即给对方;或让对方剥皮,剥完分给他一大半。如相遇时皮已剥完,肉已驮在马上,即不按此法分配。此法民国初期尚盛行,伪满时期逐渐减少,有的地区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还存在。居住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也存在类似的分配制度。

猜你喜欢

  • 噶尔察

    维吾尔语音译。又作噶勒察,系指可以买卖的奴仆。始出现于乾隆初年。时维吾尔族富户或买极贫之土尔扈特、和硕特人子女为家奴,或从境外私买奴婢;亦有官军将阵前所俘卖出为奴者。无任何政治地位,随时可转卖。新疆建

  • 逋租羌

    唐※“西山八国”诸羌之一。即敛才羌。其地在今四川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所辖茂县一带。贞元九年(793),其国王弟邓吉知随东女国王汤立悉入朝,唐授其职为试太府少卿兼冉州长史(一作丹州长史,误),隶茂州

  • 撒班节

    新疆塔塔尔族传统节日。“撒班”,塔塔尔语,意谓“犁铧”。故又称“犁头节”。有迎接春耕之意。一般多选择于风景优美的地方举行聚会,开展赛马、摔跤、拔河、歌舞等多种娱乐活动。为“肉孜节”和“库尔班节”以外的

  • 邕州都督府

    唐羁縻府名。岭南西道最高羁縻衙署。贞元年间(785—805)置,治所在邕州(今广西南宁)。初辖个羁縻26,个羁縻州。为峒僚人(今壮族先民,在越南称岱族或侬族)聚居区,属侬峒、黄峒者多。以其首领为都督、

  • 跋提

    古代北方民族柔然第四代首领。约为4世纪中人。东胡后裔,郁久闾氏。※吐奴傀子。父卒,继领柔然部众,仍役属于鲜卑拓跋部,岁贡马匹兽皮。冬牧于漠南,夏还居漠北。卒后其子地粟袁继位。

  • 青海马帮

    系指解放前每年由青海往西藏拉萨等地经商的20—30家行商,为驮运货物而结成的骡马商队,最多时有骡马3—4千匹。除驮运内地出产的绸缎、布匹、酒、醋、红枣、挂面等物品外,也有一部分骡马在西藏出售。

  • 马会

    参见“僚市”(2454页)。

  • 嗟耶

    唐代南诏宣武帝隆舜年号。约892—897年,凡6年。

  • 巴思翰

    见“巴思哈”(410页)。

  • 奇克唐阿

    清代官员。满族。字慎修。初为翻译生,由户部改部选知县。精于医术,著有《厚德堂集验方萃编》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