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崩尼

崩尼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丁珞”,西方文献称“达夫拉”。为珞巴族最大的部落之一,约有8万人,有多多木,多波木和多鲁3大支系,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西巴霞曲流域。今改称尼兴,意为“山里人”。民间传说太阳是母,月亮是父,生了珞巴族和藏族的祖先。藏族祖先阿崩波戎为兄,珞巴族祖先阿波达尼为弟。阿波达尼长大后向南迁,至今地。参看“崩如”。(2058页)。

猜你喜欢

  • 却藏呼图克图三世

    见“阿旺图丹旺秀”(1245页)。

  • 棉阿博

    又称“棉博”。怒语音译,意为“协作”。过去云南怒江地区怒族在生产和生活上的一种原始互助协作形式。在农忙季节或建造新房时,任何一家都可邀请本家族成员及同寨相好前来帮忙。助耕时间多为一二天,被帮助的人家每

  • 巴牙喇壮大

    满语音译。“巴牙喇”意为“护军”;“壮大”亦作“壮达”等,意为“十人首领”。清初巴牙喇营所设什长。后金天命(1616—1626)初,每10名巴牙喇之中选1人立为额真,给旗一面,因称小旗额真。后随八旗官

  • 兀甚

    见“兀慎”(107页)。

  • 高洋粥

    即“高泮弼”(1915页)。

  • 辽东城

    古地名。东晋末高句骊据有辽东地区后,以故辽东郡治襄平城在辽水(今辽河)东改名。故址为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隋炀帝征高句骊曾进围此城。唐太宗为攻此城,曾与士卒同运石“填堑”。攻克后,城内有户4万,以其地为

  • 忠峒安抚司

    明清时湖广土家族土司。明永乐四年(1406)建置。治所位于今湖北宣恩县东南。前身为元代湖南镇边宣慰司,洪武初年之沿边溪峒长官司。清初,以土官田楚珍归附,应命从征播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一说在今绥阳县

  • 侗笛箫

    侗族传统管乐器。流行广西三江、龙胜,贵州玉屏、黎平、榕江、从江,湖南通道等侗族地区。用多年水生竹加工而成。竖吹,有簧片哨口,6孔13度音,可以循环换气,一气奏成一曲。尤以玉屏所产最为著名,已有数百年历

  • 翟真

    ?—385十六国时期反抗前秦的义军将领。中山丁零人。义军首领※翟斌之侄。东晋太元九年(384),翟斌为慕容垂所杀后,率部走邯郸,后南下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欲与守卫邺城的前秦苻丕内外相应,共击久围邺

  • 养夷

    见“怛逻斯”(15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