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挹娄

挹娄

东北古代民族名。汉代肃慎的新称,三国和两晋有时亦称肃慎。区域较肃慎略有缩小,史载在夫余东北千余里,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未知其北所及;约东至今日本海,西以黑龙江省呼兰河流域和张广才岭为边,南至吉林省敦化县境,北有黑龙江中下游流域的广大地区。两汉时,役属于地处今松花江上中游附近的夫余奴隶主政权,政治上不能自通中原。因不堪夫余贵族的压榨,三国魏黄初(220—226)中起兵反抗,经几次激战,摆脱夫余人的统治。青龙四年(236),向曹魏贡※“楛矢”,恢复与中原王朝的直接联系。两晋时,屡至中原献楛矢石砮和貂皮等物。农业已有一定发展,产五谷。狩猎仍是社会中的一项重要生产,已懂得在青石箭头上施毒药来猎取野兽。善养猪,“食其肉,衣其皮”,已知用猪脂涂身防皮肤冻裂。养马而不乘骑,作为财产标志。能纺织麻布和用皮、骨、铁制铠甲,会造小船和制作瓦鬲为炊具。地产名貂,中原人誉之为“挹娄貂”。住半地穴式房屋,以深为佳,巨室的土穴深“至接九梯”。汉和三国时尚“无大君长”,仅“邑落各有大人”。常乘船扰近邻北沃沮。两晋时社会迅速发展,已“父子世为君长”,盗窃不拘多少皆论死。近年考古发现,其俗皆与史载吻合,并出土了汉代五铢钱和汉代型制的铁镰,表明当时其族在政治上虽不能自通中原,但两地的经济联系并未中断。南北朝改称勿吉,以新称号与中原来往。由于《后汉书》、《三国志》作《挹娄传》后,《晋书》又用肃慎名立传,加之南北朝的史书记有两次肃慎来贡,和后来的史书只记勿吉、靺鞨居肃慎地,未言及挹娄,故史家对挹娄是否为肃慎改称意见不一:一说其为肃慎境中的一部族,一说其与肃慎、勿吉为同时并存的部名,个别外国人说挹娄即古肃慎是中原人根据“楛矢石䑋”“联想”出来的。由此对其所在也各主一说:持“一部”说者认为其地在今乌苏里江以东及以北地区,或说在今吉林省敦化县以西至辽宁省桓仁、宽甸县等地;主“并存”说者认为只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一带。

猜你喜欢

  • 叶熙丹璧尼玛

    即“冶熙但璧呢玛”(1120页)。

  • 宗喀巴传

    书名。全称《世间怙主法王宗喀巴广传》。楚杰王却吉受西藏工布泰钦林寺学者之鼓励而撰。成书于1843—1845年。原书为拉萨木版。详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洛桑扎巴的一生(1357—1419)。有

  • 西汉金山国

    唐末河西地区地方政权。 “西汉”,意为西部汉人;“金山”,又名金鞍山,在敦煌西南,即今甘、青、新三省交界处之阿尔金山。唐哀帝天祐二年(905,一说三年),归义军节度使张承奉(即张奉)所建。奉自称“白衣

  • 钩鱼

    契丹族一种独特捕鱼方法。非为中原之垂钓。以宋人程大昌《演繁录》所记最详,云:“其钩是鱼也,北主与其母皆设次冰上,先使人于河上下十里间以毛网截鱼,令不得散逸,又从而驱之集冰帐。其床前预开冰窍四,名为冰眼

  • 崩如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卡珞”,西方文献称“达夫拉”。分布在西藏西巴霞曲(河)流域北端比夏一带,人口仅数千人。传说系自天而降的女祖先列德罗登的后裔。包括比夏、夏波、米里和华多四个氏族。男子头戴板瓦

  • 蒙迦独

    即庞迦独,因省去庞而加上姓氏蒙。参见“庞迦独”(1498页)。

  • 鸠民

    见“鸠僚”(1103页)。

  • 结白

    独龙语音译,意为“园子地”。云南贡山独龙族最早的固定耕地。皆在沿房四周,使用小铁锄“恰卡”松土,连年栽种,不轮歇、不抛荒,但多不施肥。与内地园子地一般多种蔬菜瓜豆不同,独龙族园子地主要种粮食作物,采用

  • 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元代宣政院所辖地方官署名。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军民事务。下辖宣慰使司都元帅府3,吐蕃等处为其一,秩从二品,置宣慰使5员。治河州(今甘肃临夏)

  • 安抚司同知

    官名。元代始置,职位仅次于安抚使。明代为世袭土官,秩正六品,为安抚使佐贰。参见“安抚使”(9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