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撒合辇必剌谋克

撒合辇必剌谋克

金代女真语官名。“撒合辇”意为“黑”, “必剌”意为“江”或“河”, “谋克”为“百夫长”之意。三词组合,意为“黑河百夫长”。为驻黑河之军事长官,地位远比百夫长高。原为骨典乣详稳,贞祐四年(1216)始改此称。

猜你喜欢

  • 笮夷

    汉代羌人部落之一。以善建“笮桥”而得名。傈僳族先民。《华阳国志·蜀志》定笮县(即今四川盐源、盐边一带)条款:“笮,笮夷也,汶山曰夷,南中曰昆明,汉嘉、越巂曰巂,蜀曰邛,皆夷种也。”居今四川雅安、西昌及

  • 乌林答赞谋

    金朝官员。又作乌林答赞谟、兀林答赞谋、乌陵赞谋。女真族。乌林答氏。初充闸剌(意“行人”),办理与辽、宋来往交涉事宜。太祖天辅三年(1119),使辽议和,后又奉阿骨打命使辽,和议终不成,遂发兵克临潢。太

  • 牛斗虎

    蒙古族民间传统舞蹈之一。流行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一带。为春节期间舞蹈节目之一。由4人表演,2人扮牛,1人扮虎,1人扮砍柴夫。大体分四段表演,牛、虎、砍柴夫出场摆成三角形阵式,牛与虎搏斗,虎窜牛顶,牛、虎卧

  • 鼠尼施处半部

    西突厥东厢(左厢)※五咄陆之一。居碎叶川(今楚河)东,约在今新疆焉耆西北裕勒都斯河流域。唐永徽二年(651),阿史那贺鲁西遁,据其地,设啜统辖,称鼠尼施处半啜。显庆元年(656),以2万骑拒战唐军,为

  • 章宇巴

    见“通巴”(1967页)。

  • 大行

    见“大鸿胪”(89页)。

  • 和硕温恪公主

    1687—1709清公主。满族。爱新觉罗氏。圣祖※玄烨第十三女。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七月,下嫁蒙古翁牛特右旗杜棱郡王仓津。康熙帝亲赐手书的“淑慎尔仪”匾牌和“三星共照驸马府,五

  • 拓跋佛厘

    见“拓跋焘”(1358页)。

  • 秃答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因居住于秃答水(今黑龙江省萝北县的都鲁河)流域而得名。辽代扼鹰路(向辽贡献海东青等猎鹰的驿路)要冲。穆宗完颜盈歌七年(庚辰年1100),令该部阳为绝鹰路,盈歌又自请讨之,以取宠

  • 马月合乃

    1216—1263蒙古国大臣。又译马月忽乃、马月忽难。汪古部人。字正卿。曾祖帖木尔越哥仕金为马步军指挥使,官名有马,遂以马为姓。信奉也里可温教(即聂思脱里派基督教),月合乃为教名。原籍净州天山,父时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