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诚
清代文人。字敬亭,别号松堂。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五世孙,理事官瑚玐次子。文人敦敏弟。因先祖阿济格争夺皇位赐死,家势败落。乾隆二十年(1755),虽以宗学岁试考入优等,补宗人府笔帖式,三十一年(1766)授太庙献爵,在宗室文人中诗作也颇有声誉,但家境贫困,生活潦倒,诗多悲慨忧愤之语,把大好金秋亦书作“病窗友骨如羁世,卧听中霄风雨劣”;“白杨声里坐,不寐感平生”。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为挚友。著有《四松堂诗文集》、《鹪鹩巷笔尘》。
清代文人。字敬亭,别号松堂。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五世孙,理事官瑚玐次子。文人敦敏弟。因先祖阿济格争夺皇位赐死,家势败落。乾隆二十年(1755),虽以宗学岁试考入优等,补宗人府笔帖式,三十一年(1766)授太庙献爵,在宗室文人中诗作也颇有声誉,但家境贫困,生活潦倒,诗多悲慨忧愤之语,把大好金秋亦书作“病窗友骨如羁世,卧听中霄风雨劣”;“白杨声里坐,不寐感平生”。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为挚友。著有《四松堂诗文集》、《鹪鹩巷笔尘》。
见“沙钵罗咥利失可汗”(1133页)。
见“健贝崔臣丹增”(1889页)。
唐时疏勒王。仪凤(676—678)时,其国为吐蕃破。开元十六年(728)唐朝遣大理正乔梦松摄鸿胪少卿册其为疏勒王,后事迹不详。
见“腾里可汗”(2372页)。
?—698吐蕃大将。噶尔氏,故又称噶尔钦陵。大相※禄东赞长子。亦任大论(大相)。与弟赞婆“专统兵马”,“居中用事”。以吐蕃赞普赤都松年幼,其兄弟掌权,东与唐战,西兴兵于突厥。败薛仁贵于大非川。圣历元年
①珞巴族家长奴隶制家庭中的奴隶对奴隶主的尊称。一作阿岛,珞巴语音译,原意为“爷爷”,转意为“男主人”。 ②崩尼部落古时血亲“类别式”亲属制,即对母系氏族男性的一概称谓,意为“爷爷”。 ③崩尼部落人对岳
明代藏区地方官署名。洪武七年十二月(1375.1)置。辖地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贡觉境。万户府设置等情况,史籍记载阙如。
中国伊斯兰教宗教制度。又称“阁的木教坊制度”或简称“阁的木制度”。“阁的木”,系阿拉伯语“古老”之意,是中国伊斯兰教中最古老的教派,亦称“老教”或“老派”。此制是老教以教坊为基本单位的一种宗教组织制度
书名。广西横州志书。一卷。明王济(字汝舟,号白铁道人,今浙江吴兴人)撰。正德十六年(1521),济任横州州判,在官250日,以母忧告老还乡,后作是书,以代口舌,故名。成书于嘉靖元年(1522)秋。内容
土司名。一作永顺等处军民宣慰司。元至大三年(1310),改永顺路置永顺等处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至正七年(1347),升宣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一作六年),永顺宣慰(抚)使顺德汪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