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义炉
铸铁作坊名。位于内蒙古归化城(今呼和浩特)。私营企业。用传统的干模铸铁造型,世代相传。何时开始经营不详,仅知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左右即以铸造技术精湛闻名,业务兴隆。在门楣上悬有蒙、满、汉三体文字书写的“旺义炉”匾额。后作坊主吉戛啦达将其卖给山西浑源铸铁匠,一直经营至民国时期,始被盛公铁工厂、恒源铁工厂从天津带来的铸造新技术——湿模造型所取代。
铸铁作坊名。位于内蒙古归化城(今呼和浩特)。私营企业。用传统的干模铸铁造型,世代相传。何时开始经营不详,仅知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左右即以铸造技术精湛闻名,业务兴隆。在门楣上悬有蒙、满、汉三体文字书写的“旺义炉”匾额。后作坊主吉戛啦达将其卖给山西浑源铸铁匠,一直经营至民国时期,始被盛公铁工厂、恒源铁工厂从天津带来的铸造新技术——湿模造型所取代。
古族名。又作北褥九特。位于拂菻以东,与恩屈、阿兰、伏愠昏诸部错居,总谓为铁勒。语言属突厥语族。其民“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性骠悍,善骑射。国多牛少马。公元5至7世纪隶属于西突厥。10世纪初,活动于里
旧时朝鲜族民间的互助组织。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始于17世纪中叶。按内容可分为农务契、婚姻契、治丧契、兴学契、石匠契等。农务契,是指组织缺乏劳力或耕牛的农民共同从事开荒整地、修渠灌溉、插秧除草等生产劳动。
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地区信奉的最大和最高的神灵。传说山林、河流、人类、各种动植物以及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它创造的,人们敬畏的“雷神”、“地震神”都是它的儿子。是人类最高的主宰,支配着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五谷
土司名。明置。元为茶山百纳等处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北。隶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并入中曹蛮夷长官司,隶贵州宣慰使司及四川行省。永乐四年(1406)置白纳长官司,治仍旧。境内
达斡尔语音译,亦作“雅达干”、“亚德干”。达斡尔人对大萨满(巫师)的称呼。有领祖神“霍卓尔雅德根”(氏族萨满)和领外部神“博迪·朱嘎勒”(一般萨满)之分。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地。
书名。清梁章钜撰,朱智等重加修辑。28卷。该书分训谕、除授、恩叙、规制、题名、诗文、杂记7类,记述军机处建制、规章制度、人员任免及沿革掌故等,对清史和满族史研究都有参考价值。道光二年(1822)成书1
?—1872清咸丰、同治间壮族起义领袖。又名李七。广西横州狮子塘村人。壮族。出身于破产农民家庭,曾以剃发为生。忠厚刚直,乐于助人。道光三十年(1850),因痛恨豪门盘剥,在平朗聚众竖旗起义,劫富济贫,
即“兀惹”(107页)。
参见“萨迦五祖”(2010页)。
古城镇。唐《蛮书·卷七·云南界内途程第一》:“台登城,……泸水从北来,至曲罗萦回三曲。每曲中间皆有磨些部落。”城为今冕宁县之泸沽镇。在盐源之东雅砻江“萦回三曲”内,唐时有磨些(纳西族先民)部落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