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洞起义
1938年四川凉山会理县杉本洞彝族人民的反奴隶主斗争。由于当地诺伙奴隶主阿俄家、尔恩家残酷压迫、剥削和屠杀彝族属民和奴隶,涅额家※曲诺联合※阿加奴隶举行武装起义。起义者在涅额依哈(汉名吴德才)、且萨里厄、额次纽角(汉名康国才)、阿奎日牛、吉狄阿力等领导人,以蕨基坪为根据地,提出“不抽子女”、“不服劳役”等斗争口号。经过8年多的反抗斗争,将杉木洞、茅岩及周围地区的诺伙奴隶主或赶跑或杀死。从此这一带成为没有黑彝奴隶主的村寨,故称“娃子寨”。
1938年四川凉山会理县杉本洞彝族人民的反奴隶主斗争。由于当地诺伙奴隶主阿俄家、尔恩家残酷压迫、剥削和屠杀彝族属民和奴隶,涅额家※曲诺联合※阿加奴隶举行武装起义。起义者在涅额依哈(汉名吴德才)、且萨里厄、额次纽角(汉名康国才)、阿奎日牛、吉狄阿力等领导人,以蕨基坪为根据地,提出“不抽子女”、“不服劳役”等斗争口号。经过8年多的反抗斗争,将杉木洞、茅岩及周围地区的诺伙奴隶主或赶跑或杀死。从此这一带成为没有黑彝奴隶主的村寨,故称“娃子寨”。
清光绪朝在台湾设置的负责抚垦事务机构。光绪十二年(1886),台湾巡抚刘铭传为加速台湾的开发与建设及进一步招抚居于内山的高山族,促进其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加强台湾海防而奏请设置。由巡抚兼任总局大臣,以在
古国名。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创建。定都于鄂尔浑河上游※斡耳朵八里(今蒙古境内哈喇巴喇哈逊)。前后历15汗。汗国以内9族(九姓回纥)为基础,加外9部构成。汗系为药罗葛氏。唐德宗贞元十年(795)
见“拓跋那” (1356页)。
金代村社中主首的辅助人员。佐主首巡警盗贼。详见“主首”(620页)。
州名。北周保定三年(563)置。治所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隋废,唐贞观二年(628)复置,曾改银川郡。隶夏州定难军,五代后党项据其地。宋时与西夏多次争夺、占领。崇宁五年(1106)宋改银川城,后复归夏。
阿拉伯语音译,意谓“圣地”、“圣墓”。一译麻扎尔、玛杂尔。一般用以指伊斯兰教显贵墓地。是教徒们进行朝拜和参禅等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分布极广,遍于天山南北。有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多位于城镇或近郊风
民国年间新疆富商。乌孜别克族。原籍俄国塔什干。1917年携眷移住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在迪化开设德盛洋行。1933年曾参与组织新疆慈善会,参加“四一二政变”,并任临时省政府委员。1937年被盛世才以
地名。亦称浪卡、浪噶则、纳噶拉则、那孜宗、纳噶尔宗。藏语音译,意为“鼻形白山梁”。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以南。明代曾于此设“俺不罗行都司”。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五世班禅罗桑益西曾于此为
参见“随丁”(2134页)。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至顺二年(1331),宪宗蒙哥子玉龙答失孙彻彻秃由武宁王进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