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贽

李贽

1527—1602

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福建泉州晋江(今属泉州市)人。回族。本名林载贽,后改姓李,字卓吾,又字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祖辈皆从事航海贸易或担任翻译。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举。历任教谕、国子监博士、礼部司务、刑部郎中。万历五年(1577)出任云南姚安知府。因不满时政,三年后辞官,隐居山林古刹,著书立说。其哲学思想受反道学的泰州学派和佛教禅学的影响,公开以“异端”自居,对孔子之儒家学说进行了大胆的抨击,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有某些朴素唯物主义因素,认为:宇宙的构成是由物质的阴阳二气的变化所致,“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主张重视功利,“原情论事”,“革旧鼎新”。对封建的教条和假道学进行了大胆揭露,斥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对儒学学说,亦多所抨击,认为《六经》、《论语》、《孟子》等,皆其弟子随笔记录,并非“万世之至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批判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以为男女智慧无区别,倡导男女自由婚嫁。怒斥官吏的罪恶行径为“不操戈矛之强盗”、“吃人之老虎”。因屡遭迫害,于万历三十年(1602)避居通州(今北京市通县)马经纶家。神宗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将其监禁,遂自刎于狱中。其文学思想,力主打破传统,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创作必须抒发己见,从“绝假纯真”之“童心”出发,反对“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在史学方面,主张经史相表里,常以经说评史。但其“童心说”和史学观点,仍未摆脱唯心主义范畴。曾评点《水浒传》、《西厢记》等。著有《李氏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李氏文集》、《李氏丛书》等。

猜你喜欢

  • 潭马抹乖

    见“潭马”(2528页)。

  • 大玛哈鱼

    鱼名。“玛”一作“麻”或“马”。鲑鱼的一种。为冷水性的洄游鱼类,是淡、咸两种水养成的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的名贵鱼。鱼籽更为佳肴,富有营养;精巢可制鱼精蛋白。分布于北太平洋,中国主要产于黑龙江流域。是渔

  • 刀应勐

    ?—1598明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刀糯勐之子。隆庆二年(1568),父卒,兄室利稣赧打袭职,六月而卒,明朝委任其为宣慰使。三年,缅甸东吁国主莽应龙封其

  • 青色特启勒图盟

    清代蒙古诸盟之一。一译青塞特启勒图盟、青塞特奇勒图盟。土尔扈特台吉舍楞、沙喇扣肯之裔。初,部众驻牧于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乾隆三十六年(1771),随土尔扈特汗渥巴锡东返,被置科布多西南一带游牧

  • 金城县主墓志

    唐代墓志。玄宗开元六年(718)刻制。1944年(或1945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南60里喇嘛湾第二号墓中。原存武威文庙。志高37厘米,广35厘米。志文16行,行16字,正书。石面于写刻前,先以朱画方

  • 傜僮传

    书名。广西少数民族风俗志。1卷。清诸匡鼎(字虎男,号桔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汉族)撰。“傜僮”,为广西少数民族之泛称。内分3部分:首记瑶族风俗,如衣饰、房屋、饮食、瑶刀、战法、乐器、刻木、种类等;次

  • 费听氏

    唐代党项羌部落名。依部族姓氏命名。属党项8部之一。具体地望不详。

  • 厓山之战

    南宋军民抗击蒙古军的战役之一。德祐二年(至元十三年,1276),宋帝赵㬎正式上表投降,元军入临安(今杭州)。宋帝赵㬎以及全太后等被虏北去。宋益王赵昰(9岁)、广王赵昺(6岁

  • 徐方

    中国古族名。参见“徐夷”(1893页)。

  • 云中川

    地名。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平原(亦称土默川)。周赧王十五年(前300),赵武灵王开拓疆土,北败游牧部落※林胡、※楼烦,占领今呼和浩特平原及大青山一带,设云中郡。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全国为36郡,在此设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