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格萨尔王传

格萨尔王传

藏族蒙族地区民间流传的长篇英雄史诗。最早出现于藏族地区,后流传于蒙古族地区。一般认为产生于11世纪。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经人民群众长期的集体创造,增添修改,最后发展为定型化的书面文学作品。有藏蒙两种文本。广泛流传于西藏、内蒙古、青海、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等藏族、蒙古族及土族、纳西族部分地区。相传以康区林地之王格萨尔事迹为蓝本,演化而成章回体,以章为部,约有40余部。取材及文体都来自民间及民间口语。民间艺人以说唱形式演唱,说唱结合。主要描写天神化身的格萨尔王英勇盖世,扶贫济弱,正直不阿,除暴安良,威震四方。演唱者多以唱本为据,聚众演唱,中间常结合当时所发生之事,借题发挥,切中时弊,深受群众欢迎。藏文本多抄本,少量刻本,内有韵脚,易上口,多比兴、谚语,以口语为主,许多章回以藏族历史体裁为线索,给人以历史知识。虽有本教、佛教及神话贯穿,但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是研究藏族等文学、艺术、宗教、语言、历史的重要文献。国内有降边嘉措等编写之《格萨尔王全传》3卷本(汉译本)传世,1987年由宝文堂出版,为目前所见较全的汉译本,每卷22回,总66回。蒙文亦出版有13章本《格斯尔可汗传》。国外有英、法、俄、德、印度、土耳其等10余种文字译本。

猜你喜欢

  • 脱卜察安

    即“脱必赤颜”(2082页)。

  • 白霫三部

    见“白霫”(596页)。

  • 白土城

    古城名。俗称丹阳城。位于今青海民和县南部。因其墙上长满苔藓,远望呈黑色,故又名黑城。东汉安帝(106—125在位)时置,属金城郡。后废。西晋复置。北魏凉州刺史郭淮破羌遮寒(一作塞)于白土,即此处。古城

  • 温迪罕蒲里特

    金将领。隆州(治今吉林农安县)移离闵河胡勒出寨人。女真族。温迪罕氏。智勇有谋。从都统完颜杲取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权猛安(千户长),领军5千,连败辽军于衮古里道、腊门华道。从阿骨打攻燕京(今北

  • 驻京喇嘛

    清代对京师各寺庙喇嘛僧人的概称。清朝为实行分治,对凡在北京各寺庙的佛教僧人概称之为“驻京喇嘛”,以与其他地区僧人相区别。北京各寺庙的佛教事务由理藩院协同章嘉呼图克图管理,清政府给予特别优待。

  • 桑乾都督府

    唐代在东突厥地区建立的羁縻机构。龙朔三年(663)分定襄都督府置。以其首领为都督,职位世袭。侨治朔方(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下辖郁射(郁射施部)、艺失(多地艺失部)、卑失(卑失部)、叱略4州。隶单

  • 平定金川告成太学碑文

    碑铭。乾隆十四年(1749)清高宗弘历撰文。碑文主要记述大金川土司莎罗奔袭土司职,雍正元年(1723),因军功授金川安抚司;十二年(1747),侵扰邻近诸土司,抗拒清军;十四年(1749),为清将岳钟

  • 土巡检

    官名。明清在少数民族地区离县城、市镇较远之关津要隘处所置武职小土官,以当地土民首领、头目、武官属员或遴选精干土兵为之,秩从九品,负责防守,缉捕盗贼,盘诰奸伪。隶属于州、县官。

  • 仆瓦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仆拉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元江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部分地区。详见“彝族”(2594页)。

  • 省溪霸场蛮夷长官司

    见“江口县” (883页),“省溪等处军民长官司”(1627页)。